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WORD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WORD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9 10: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绪言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盐酸挥发
B.试管破碎
C.石蜡燃烧
D.灯丝升华
2.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3.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外壁必须保持干燥
B.给物质加热,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
C.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先给试管中的固体预热,再集中加热
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长劲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5.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6.(中原区月考)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A.酒精和纯净水
B.铁丝和铜片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7.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蜡烛火焰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B.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9.(安阳模拟)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10.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11.(郴州模拟)甲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2.5
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他应该(
)
A.增加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减少砝码
1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13.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
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为15.6
g
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中的液体药品
B.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药品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C.为避免浪费,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D.胶头滴管用过后应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石油称为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汽化,再分别冷却,在不同温度下可分别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石油产品,此过程称为石油的分馏。将汽油、柴油等进一步高温加热,使其变成质量更小的气体分子——石油气,该过程叫石油的裂化。试回答:两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海淀期中)如图是取用液体和加热液体的实验操作。
(1)操作1中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是__
__(填“A”或“B”)。
(2)操作2中加热液体,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__
__(填“底部”“中部”或“口部”)套入和取下。
(3)操作3中倾倒液体时不宜过快的原因是__
____(填字母序号)。
A.防止倾倒过快而洒出  B.容易控制液体的加入量
17.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
________________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
19.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
__(填字母)。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20.为验证铁矿石冶炼成铁属于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块铁矿石和铁块,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码整理如下:
①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判断铁矿石与铁块是不同的物质?
②对铁矿石和铁块分别进行通电测试,发现铁块导电性良好,铁矿石导电性较差;
③铁块是不同于铁矿石的一种物质;
④分别用磁铁吸引铁矿石和铁块,发现铁块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矿石则不能;
⑤通电的方法不如用磁铁吸引的方法简便易行。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______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_____;属于反思评价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郑州一模)给物质加热是实验室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请回答: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哪些事项?(写出2条)
(2)写出1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的事项。[回答与(1)不同之处]
22.(2分)化学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2)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后不能平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3.(3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10
mL和20
mL的量筒中,哪一个更适合量取8
mL稀硫酸?
(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什么?
(3)洗涤玻璃仪器时,表示仪器已经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24.(3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均有错误之处,请回答:
(1)A图的正确读法是什么?
(2)请指出B图的错误之处。
(3)请改正C图的错误操作(任一处)。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
(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的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
__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
,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