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数据时代
项目一
气象数据及其应用——认识数据的价值
第二课时
气象数据,走向未来及数据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气象数据,走向未来和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本项目开展的学习和讨论,激励学生努力掌握一定的数据科学基础知识,提升信息意识,提高数据素养,肩负起信息社会责任,从容应对数据时代的各项挑战。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字、数值、数据的基本含义;
2.感受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的影响。
3.认识数据作为新的原材料、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的价值与意义。
4.提升信息意识,提高数据素养。
?教学重点
1.认识数据作为新的原材料、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的价值与意义;提升信息意识,提高数据素养。
?教学难点
1.提升信息意识,提高数据素养。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广播软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
1.在电商平台上购物,系统会给你推荐一些“猜你喜欢”的商品,依据就是用户数据分析。
2.今日头条之类的应用,推送的内容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3.某些平台使用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就是利用大数据,借助深度学习训练出来的。
4.网易云音乐之类的产品,也通过大数据分析给用户推荐歌曲、歌单。
二、气象数据,走向未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认识的不断加深,随着我国智慧化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对来自各行各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需求的加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工作被推上了快车道。
“中国气象数据网”已被建成为气象数据汇集应用的权威大数据平台和中国气象局对外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的官方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气象数据服务(图1-10)。2018年1月,我国首个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正式建成,中国因此成为9个有能力向全球Argo(
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资料中心业务化提交浮标观测资料的国家之一,帮助科学家同步获取全球海洋环境资料。
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激发了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海量数据中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形成新业态和发现新知识的热情和行动。
基于共享的气象数据,一些瞄准“新零售”业的企业,将天气大数据与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信息进行融合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产能,减小和规避气象因素造成的风险。
气象数据的开放还有效支撑了环境、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国防和商业等各个领域的业务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对气象数据的应用价值和效益的共同挖掘。
例: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2017-未来之星奖
“航延预报——基于航延预测模型优化乘客航空出行选择”项目获2017年SODA未来之星奖它的特点是让航班延误预测像天气预报一样简单。它主要基于气象数据、航班数据、机场流量数据等跟航班延误相关的大数据处理,引入深度学习、机器学等技术建立航班延误预测模型,通过不同模型的综合运算及分析,得到较为理想的航班延误预测结果。航延预报可成为类似天气预报的便民应用,乘客可以便捷地使用网站APP等获取航班延误预测信息,理性选择出行航班及时间。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航班延误预测模型设计航延险产品,由传统航延险的事后损失补偿理念升级为事前风险预警。航空公司也可以参考航班延误预测情况合理调配运力,缓解旅客滞留情况。
三、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
数据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原材料,可以用来加工是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利用它可以改善经济和民生。
思考与讨论
结合前面关于气象数据应用的例子,思考:为什么说数据是一种新的原材料、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和一种新的基础设施?
本题回答要点是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后所产生的新的数据,对人民日常生活、政府决策、各行各业生产和发展所产生的价值。例如,引进数学统计方法,对气压、气温、空气湿度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可得出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从而提示农民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做好防灾准备,确保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数据时代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对人类驾驭数据的能力发起了一场新的挑战。
首先,数据泄露对国家安全、组织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都构成巨大挑战,如何在利用数据价值的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成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其次,数据已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无论是数据的采集、高效存储和管理,还是对数据的有效挖掘、可视化展示和创造性应用,都需要具备数据素养的人才。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努力掌握一定的数据科学基础知识提高数据素养,从容投身于数据时代。
四、数据素养
数据素养是具备数据意识和数据敏感性,能够有效且恰当地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和展现数据,并对数据具有批判性思维
(?https:?/??/?baike.?/?item?/?%E6%89%B9%E5%88%A4%E6%80%A7%E6%80%9D%E7%BB%B4?/?9901754"
\t
"https:?/??/?baike.?/?item?/?%E6%95%B0%E6%8D%AE%E7%B4%A0%E5%85%BB?/?_blank?)的能力,它是对统计素养和信息素养
(?https:?/??/?baike.?/?item?/?%E4%BF%A1%E6%81%AF%E7%B4%A0%E5%85%BB?/?937143"
\t
"https:?/??/?baike.?/?item?/?%E6%95%B0%E6%8D%AE%E7%B4%A0%E5%85%BB?/?_blank?)的延伸和扩展。?
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概念是对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概念的一种延续和扩展,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维度: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
在数据公开、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利用成为时代特征时,不论是政府机构、企业还是个人,都在创造数据、管理数据和使用数据,数据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日益凸显,并迅速引起学界关注。
国内关于数据素养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有专家认为数据素养通常指的是研究者在工作中对科学数据的采集、组织管理、处理分析、共享等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还应包括研究者在数据生命周期中普遍遵循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也有专家认为数据素养包括三个层次:数据意识、数据基本知识与技能、数据利用能力等。综合已有研究,数据素养应包括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能力,尊重数据伦理、保证数据准确、安全和隐私的修养。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概念密切相关,数据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的深化与拓展。
每个公民只有具备必要的数据素养,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五、课后活动
1.登录“中国气象数据网”(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官网)了解其主要提供哪些数据内容和形式的数据服务。
2.登录“中国气象数据网”下方的相关链接,调研其他数字共享中心。
共享的数据各类
提供的数据产品
专题数据服务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3.收集资料,跟踪了解我国有关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前沿,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相关案例,尝试在学校园新闻中设立“大数据快讯”栏目。
4.阅读图1-11,结合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据安全问题,谈谈现代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数据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第二课时
气象数据,走向未来及数据素养
信息技术沪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走进数据时代
项目一
气象数据及应用
——认识数据的价值
一,新课导入
二、气象数据,走向未来
四、数据素养
五、课后活动
三、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课导入
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
1.在电商平台上购物,系统会给你推荐一些“猜你喜欢”的商品,依据就是用户数据分析。
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
2.今日头条之类的应用,推送的内容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
3.某些平台使用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就是利用大数据,借助深度学习训练出来的。
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
4.网易云音乐之类的产品,也通过大数据分析给用户推荐歌曲、歌单。
二、气象数据,走向未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认识的不断加深,随着我国智慧化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对来自各行各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需求的加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工作被推上了快车道。
“中国气象数据网”已被建成为气象数据汇集应用的权威大数据平台和中国气象局对外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的官方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气象数据服务。
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激发了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海量数据中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形成新业态和发现新知识的热情和行动。
基于共享的气象数据,一些瞄准“新零售”业的企业,将天气大数据与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信息进行融合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产能,减小和规避气象因素造成的风险。
气象数据的开放还有效支撑了环境、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国防和商业等各个领域的业务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对气象数据的应用价值和效益的共同挖掘。
“航延预报——基于航延预测模型优化乘客航空出行选择”项目获2017年SODA未来之星奖它的特点是让航班延误预测像天气预报一样简单。它主要基于气象数据、航班数据、机场流量数据等跟航班延误相关的大数据处理,引入深度学习、机器学等技术建立航班延误预测模型,通过不同模型的综合运算及分析,得到较为理想的航班延误预测结果。航延预报可成为类似天气预报的便民应用,乘客可以便捷地使用网站APP等获取航班延误预测信息,理性选择出行航班及时间。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航班延误预测模型设计航延险产品,由传统航延险的事后损失补偿理念升级为事前风险预警。航空公司也可以参考航班延误预测情况合理调配运力,缓解旅客滞留情况。
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2017-未来之星奖
三、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
数据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原材料,可以用来加工是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利用它可以改善经济和民生。
思考与讨论
结合前面关于气象数据应用的例子,思考:为什么说数据是一种新的原材料、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和一种新的基础设施?
思考与讨论
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后所产生的新的数据,对人民日常生活、政府决策、各行各业生产和发展所产生的价值。例如,引进数学统计方法,对气压、气温、空气湿度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可得出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从而提示农民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做好防灾准备,确保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数据时代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对人类驾驭数据的能力发起了一场新的挑战。
首先,数据泄露对国家安全、组织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都构成巨大挑战,如何在利用数据价值的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成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数据时代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对人类驾驭数据的能力发起了一场新的挑战。
其次,数据已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无论是数据的采集、高效存储和管理,还是对数据的有效挖掘、可视化展示和创造性应用,都需要具备数据素养的人才。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努力掌握一定的数据科学基础知识提高数据素养,从容投身于数据时代。
四、数据素养
数据素养
数据素养是具备数据意识和数据敏感性,能够有效且恰当地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和展现数据,并对数据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它是对统计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延伸和扩展。?
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概念是对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概念的一种延续和扩展,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维度: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
在数据公开、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利用成为时代特征时,不论是政府机构、企业还是个人,都在创造数据、管理数据和使用数据,数据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日益凸显,并迅速引起学界关注。
国内关于数据素养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有专家认为数据素养通常指的是研究者在工作中对科学数据的采集、组织管理、处理分析、共享等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还应包括研究者在数据生命周期中普遍遵循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也有专家认为数据素养包括三个层次:数据意识、数据基本知识与技能、数据利用能力等。
综合已有研究,数据素养应包括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能力,尊重数据伦理、保证数据准确、安全和隐私的修养。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概念密切相关,数据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的深化与拓展。
每个公民只有具备必要的数据素养,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五、课后活动
1.登录“中国气象数据网”(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官网)了解其主要提供哪些数据内容和形式的数据服务。
2.登录“中国气象数据网”下方的相关链接,调研其他数字共享中心。
共享的数据各类
提供的数据产品
专题数据服务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3.收集资料,跟踪了解我国有关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前沿,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相关案例,尝试在学校园新闻中设立“大数据快讯”栏目。
4.阅读图1-11,结合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据安全问题,谈谈现代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数据素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