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2.初步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正确的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算式的奥秘。
【教学准备】
计算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出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2.引出问题。
计算器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关于计算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你会用计算器吗?
1.学生自由展示对计算器的了解。
思考:按错了要全部清除吗?
学习CE清除键、ON/AC键的使用方法。
2.操作:用计算器算一算。
7×8、495-36×7
(1)学生自由算,可用计算器。
(2)学生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心得和遇到的困难。
①第一小题,不需要计算器会更快。
思考:一定要用计算器吗?
对于简单的运算,口算或使用乘法口诀能更快。
②第二小题,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
思考:如何运用普通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普通计算器不可以识别运算顺序,可使用M+、MRC键存储信息,分步计算。
(3)生独立练习674+775÷25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用计算器计算,探寻算式的奥秘。
生选择喜欢的数字,用计算器算一算,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交流分享并探寻算式的奥秘。
揭示算式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