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2019)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章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教材(2019)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章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11: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路及其应用章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在Δ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
nvS
B.
nvΔt
C.
D.
2.
关于电阻、电压和电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由R=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
B.
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由R=ρ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3.
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其电阻值R和电解液的电阻率ρ分别为(
)
A.
R=1kΩ,ρ=4
Ω·
m
B.
R=2kΩ,ρ=4
Ω·
m
C.
R=1kΩ,ρ=4
0Ω·
m
D.
R=2kΩ,ρ=4
0Ω·
m
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由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A.
金属丝直径d的测量
B.
电压U的测量
C.
电流I的测量
D.
金属丝长度的测量
5.
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若不知道Rx的大概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电路如图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然后将S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那么有(
)
A.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6.
如图所示,A、B间电压恒为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

A.
一直为U
B.
一直为0
C.
逐渐增大到U
D.
逐渐减小到0
7.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测电阻R时,图甲的接法,R测<
R真
B.
在测电阻R时,图乙的接法,R测>R真
C.
图乙中测电阻R时的误差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D.
在测量较小电阻时,用图甲的接法,测量的系统误差较小
8.
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8A
B.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9.
某同学在正确使用多用表的情况下,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下列读数结果中错误的是(

A.
若使用的是“×10”Ω的欧姆档,则被测电阻为26Ω
B.
若使用的是500V交流电压档,则被测电压为180V
C.
若使用的是2.5V直流电压档,则被测电压为0.90V
D.
若使用的是1A直流电流档,则被测电流为0.36A
10.
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A1(0~3A)和A2(0~0.6A)的电流表,把两个改装后的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1的读数为0.6A时,A2的读数为0.6A
B.
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2A
C.
A1的指针偏转角度大于A2的指针偏转角度
D.
A1的指针偏转角度小于A2的指针偏转角度
二、多选题
11.
温度能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分别为某金属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
A.
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B.
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C.
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D.
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2.
关于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游标卡尺读数为5.45cm
B.
游标卡尺读数为5.45mm
C.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726cm
D.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6726cm
三、实验题
13.
如图是一个多用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0.5
mA、内阻10
Ω;电池电动势1.5
V、内阻1
Ω;变阻器R0阻值0~5
000
Ω。
(1)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
V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
V、内阻增大到4
Ω时仍可调零。调零后R0阻值将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测得某电阻阻值为300
Ω,则这个电阻的真实值是_______?Ω。
(2)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10
Ω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其测量结果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四、计算题
14.
如图所示,一根金属棒长为L,横截面积为S,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已知金属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金属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金属棒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
(1)求电阻的大小;
(2)请证明金属棒内的电流I=neSv;
(3)求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
15.
如图所示是欧姆表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电阻Rg=100Ω,调零电阻最大值R=50kΩ,串联的定值电阻R0=50Ω,电源电动势E=1.5V,当电流是满偏电流的二分之一时,用它测得的电阻Rx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A、从微观角度来说,在t时间内能通过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必须处于长度为vt的圆柱体内,此圆柱体内的电子数目为nvSt,故A错误;
B、vt是电子通过的距离,nvt没意义,缺少面积s,故B错误;
C、从电流的定义式来说,I=,故在t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I△t,通过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为,故C正确;
D、是通过铜导线单位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故D错误;
2.【答案】A
A.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故A错误;
BC.不同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金属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C正确;
D.由电阻定律R=ρ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则D正确。
因选错误的,故选A。??
3.【答案】D
由图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R===2000Ω
由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a=1?m
截面积为:S=bc=0.02?m2
结合电阻定律R=ρ,得:ρ==Ω?m=40Ω?m,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公式中涉及的4个物理量对实验结果均有影响,但只有直径的指数是2,其余均为1,所以影响最大的是金属丝的直径的测量,A正确。
5.【答案】C
AB.若K从a移到b时,电流表读数有显著变化,说明伏特表的分流明显,K应接在b处,此时电压表示数偏大,根据,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AB错误;
CD.若K从a移到b时,电压表读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明显,K应接在a处,此时电流表示数偏大,根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
6.【答案】C
由图看出,变阻器下部与灯泡并联后与上部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并联部分分担的电压增加,则灯泡的电压逐渐增加。当滑片移到变阻器最上端时,灯泡电压为U,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C
AD.图甲:此时电流表内接,电压表测量的是R与电流表的电压之和,所以此时>。因为电流表与R并联,此时=。因为=,=,所以>。图甲中实验误差是由于电流表分压导致的,因为串联电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所以定值电阻R越大,电流表分压越小,测量的系统误差越小。故AD错。
BC.图乙:此时电流表外接,电流表测量的是流经R的电流与流经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所以此时>。因为电压表直接与电阻并联,此时=。因为=,=,所以<。图乙中实验误差是由电压表分流导致的,因为并联电路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所以定值电阻R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少,测量的系统误差越小,故D错误,C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AB、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R1分流为1.8A,故量程为1.8A+0.6A=2.4A;故每一小格表示0.08A;故A正确,B错误;
CD、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A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的量程仍为2.4A,故每一小格表示0.08A,故CD错误。
故选:A。
9.【答案】A
A.若使用的是“×10”Ω的欧姆档,则被测电阻为,故A错误;
B.若使用的是500V交流电压档,表盘上的分度值为,则被测电压为,故B正确;
C.若使用的是2.5V直流电压档,表盘上的分度值为:,则被测电压为,故C正确;
D.若使用的是1A直流电流档,表盘上的分度值为:,则被测电流为,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0.【答案】B
解:AB、由于两电流表并联,故偏转角度一定相等,只是表单位刻度代表的值不同,A1的分度值是A2的5倍,A1的读数为0.6A时,A2的读数为0.12A;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2A,故A错误,B正确;
CD,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内阻相等,电流表是表头与电阻并联改装而成,故如图所示电路,两电流计并联,所以两端电压总相等,电流计的电流也相等,偏转角也相等,故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D
金属导体随着温度升高,电阻率变大,从而导致电阻增大,对于半导体材料,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由图可知,图1表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2表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12.【答案】AD
AB.???????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为10个分度,故精确度为0.1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4mm,游标尺上第5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其读数为0.1×5mm=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4mm+0.5mm=54.5mm=5.45cm,故A正确,B错误;
CD.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6.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2.6mm=0.226mm,所以最终读数为:6.5mm+0.226mm=6.726mm=0.6726c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答案】(1)小;290;(2)准确。
欧姆表内阻,电流表满偏电流Ig不变,电源电动势E变小,则欧姆表总内阻要变小,故R0的阻值调零时一定偏小;
电动势为1.5调零后,欧姆表内部的中性电阻的
电动势变为1.45调零后,欧姆表内部的中性电阻;
由300Ω对应的电流列出关系式:
故对应1.45V时的电阻R真=290Ω
(2)因电动势不变,故欧姆调零后的中性电阻不变;故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1)小;290;(2)准确。
14.【答案】解:(1)由电阻定律得:
电阻R=ρ。
(2)由题意金属棒中的电荷量为
q=LSne,
由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时间t=,
所以金属棒中电流为I==Snev。
(3)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IR,而R=ρ,
可得
U=ρLnev,
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E==ρnev。
15.【答案】解:当电流表满偏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g=,其中R内为欧姆表的内阻
解得:R内=Ω=5000Ω
用它测量电阻Rx时,当指针指在表盘中央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g=
代入数据解得:Rx=5000Ω
答:测得的电阻Rx是5000Ω。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