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诗人柏桦曾说:“诗人比诗更复杂、更有魅力、也更重要。诗人的一生是他的诗篇最丰富、最可靠、最有意思的注脚,这个注脚当然要比诗更能让人怀有浓烈的兴味。”
课堂拓展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
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经历,知人论世。
2.了解朦胧诗的相关知识,明确诗歌意境,学习象征手法。
3.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
4.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把握象征的手法。
5.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沧桑情怀
情境导入
读他的诗如同徐徐打开一幅色彩斑斓的高原油画长卷。那雪山、草原、河流、戈壁,恢弘大气,摄人心魄。那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跛行的瘦马,那从北斗星空之侧悄然轧过的高车,那披毛牴角豪天悲血的月下野牛,那牧羊妇捧起熏沐的香炉,那远行的鹤阵在清越的嘎嘎长唳,那帐房烟熏火燎的灶头上的黄铜茶炊,那峨日朵雪峰飞逝的雄鹰,这一切在他笔下元气淋漓,从青海高原的开阔、粗犷和忧伤中,沛然而出一种丰富而博大的生命意识。他就是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的昌耀。
知识卡片
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曾在当时文坛引起争论。
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1986)、《命运之书》(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耀的诗》(1998)等。2000年3月,身患骨癌的昌耀在西宁跳楼自杀。
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昌耀简介
文化身份
生平事迹
诗歌特色
写作背景
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一“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以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昌耀的所有诗作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根本和落脚点最终都在诗歌主体本身。就这首短诗而言,他一方面在观照和揣度外在的年段,另一方面,他又以此为通道走入了自己的内里世界,观照和揣度自己的心理时空。
本诗初稿写于1962
年,在异常艰苦的岁月里,诗人仍能执笔抒怀。写诗,已成为诗人冷寂孤独的荒原生活中唯一的慰藉。这首创作于早期、并不太著名的诗作,奠定了昌耀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
题目解说
“峨日朵”
是现在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而“峨日朵”则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峨堡”的发语词。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镇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了。想来,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它们只是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诗歌写的是诗人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所见所思。
题目“峨日朵雪峰之侧”的“侧”如何理解?
相关联想——雪峰之巅、雪峰之麓、雪峰之侧。
雪峰之侧——半山腰。“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紧扣题目,互作注释:“我”攀至陡峻的峨日朵雪峰的半山腰。
这是历尽艰辛的攀登,这是竭尽所能才达到的高度,这是我当下生命所及的高度,今后还将有新的高度,这一高度与自己的目标尚有距离,是丰满的自信、现实的坚持与客观的无奈的交融。
词语正音
彷
徨
嚣
鸣
石
砾
罅
隙
锈
蚀
Xiāo
míng
Xiù
shí
Xià
xī
lì
Páng
huáng
楔
入
Xiē
rù
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嚣:xiāo,喧哗。
揳:xiē,捶打。
罅隙:xiàxì,裂缝;缝隙。
但有:只有。
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精
读
品
味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石砾
滑坡
雄鹰
雪豹
蜘蛛
太阳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在狂热的时代背景下,“这”“仅能征服的高度”当是指他这种游离于时代和现实之外的清醒和理智。
解读意象
“小心地探出前额”。
因“我”到达的
“高度”从精神层面看的确是一个难得的高度,因为这是诗人自己艰难攀上去的高度,也是只有他自己看得见、感觉得到的高度,但对于他当时在社会主流意识里所处的底地位来说,这个高度无疑是危险的。所以,他只能“小心”“探出前额”。
解读意象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那曾一度被时代捧为神明、视若永恒真理的“太阳”,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惘中,终于失却了原来的高度,终于要被屡遭愚弄的时代心理放弃了。
解读意象
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当“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那荒谬年代的所谓理想、所谓信念、所谓追求,不过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会稳固的“石砾”,它们只能有“滑坡”的下场。
解读意象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般
楔入巨石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在这样的高度,内外都有力量拉扯“我”下滑,在坚守、占据自己的高度时其艰难和痛苦可想而知。
解读意象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生命,定格在这种险峰的姿态必定是胜利者的姿态!
解读意象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诗人何尝不知道雄鹰或雪豹的假设和想象的可笑和荒谬,何尝不知道他自己是怎样的角色和形象。这是一个莫大的反讽,而正是这个反讽的开启,使全诗通过对比形成的反讽结构得以凸现出来、清晰起来。
解读意象
诗中的反讽手法
这首诗中始终充满浓烈的对比意绪: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和低矮……
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
光明的太阳不过是虚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别称;
堆砌的石砾不过是狂热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的代号,而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
一派嚣鸣的、像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解读意象
坚守
冷静
真实
理智
反讽手法
反讽,又称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石砾
诗中的反讽手法
坚守
冷静
真实
理智
山海
太阳
深渊
雄鹰
雪豹
蜘蛛
喊杀声
默享
我
的
高
度
峨日朵雪峰之侧
狂热
虚浮
伟岸高大
喧嚣
解读意象
内容图示
石砾
坚守
冷静
真实
理智
山海
太阳
深渊
雄鹰
雪豹
蜘蛛
喊杀声
默享
我能征服
的
高
度
峨日朵雪峰之侧
狂热
虚浮
伟岸高大
喧嚣
痛苦
快慰
小心探出
铆钉一样楔入
课文探究
1.
诗歌首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有什么作用?
“这”照应标题,交代了登山者所处的位置。暗含着此刻诗人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也暗含之后会陆续征服一些高度。
2.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引力无穷的山海”这个句子有何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个意象绵密的长句,简单说来就是“我惊异于太阳跃入山海”。诗人选取“薄壁”“峨日朵之雪”“太阳”“山海”等意象,描绘出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的景象,长句写出了日落的张力和动态,给人以辉煌的视觉冲击力。
3.赏析“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这几句由视觉形象转入听觉形象,运用比喻描绘石砾滑坡的嚣鸣,扩大了诗歌的意境,引发读者联想,突出登山者面临的险情,也衬托出日落之壮观。
4.
诗人为什么要写一只可怜的蜘蛛?
这里诗人突然给出了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蜘蛛与“我”同在。诗人意在表达: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和荣耀。体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深入探究
1.诗歌的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有什么深刻内涵?
起句非常凝练,“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之后会陆续征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2.试分析诗歌中“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的含意。
“雪峰”象征着生命与人生,是诗人生命的缩影与投射。
“太阳”代表所谓的“真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惘中,终于失去原来的高度,要跃入“山海”。
“蜘蛛”是物质世界极为普通的生灵,却能“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说明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的不是外在形式或形象,而是精神、意志和心灵。
3.诗歌第2节中描述蜘蛛的意象有什么作用?
诗人在第2
节中突然写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4.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诗人笔下的“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的景象是写实的,还有人认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诗歌和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这一景象是写实的。诗中的太阳是登山者倾尽全力攀爬到某高度时所看到的壮丽的雪峰落日的景象。太阳的西沉之势已不可逆转,冷热交接之时,迫近冰峰的红日显现出跃赴绝境的决然姿态。诗人通过描绘壮观的落日景象,表达了对登山者勇于攀登、敢于挑战的勇气的赞美及对壮美自然的热爱。
观点二:这一景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诗中的“太阳”象征着那个年代一度被视为永恒的真理的东西。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茫中,它终于失却原来的高度,终于被屡遭愚弄和麻痹的时代心理决绝地抛弃了。那个年代的理想、信念、追求,不过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稳固的“石砾”,当“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它们只能有“滑坡”的下场。虽然仍旧“一派嚣鸣”和一片“喊杀声”,但这是“远去的”,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
5.
试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①
视听结合,画面壮阔。
如描写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用了一个婉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来表现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喊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这种视听合一的手法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不但引发读者生理上的紧张,也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
②
对比手法,形成反讽。
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和低矮……然而,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堆砌的石砾,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像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如果我们不幸身处孤绝之境,应该怎么做?
人生的苦难和挫折实在是对人生的一种造就,战胜挫折和苦难就会赢得财富,今天我们领悟了昌耀的人生体验,明天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去面对挫折,即使身处孤绝之境,也要笑对人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主题归纳
这首诗抒写了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峨日朵之雪和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
思考:
诗人李以亮曾这样点评《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一首孤绝的超越之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还是超越之后落入的孤绝?
板书设计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太阳
雪峰
蜘蛛
背景
形象
山海
石砾
宏阔
自然之美
渺小
众生平等
“我”
高度
坚忍不拔
对比
衬托
延伸阅读
仁
者
昌耀
人生困窘
如同在一条
不知首尾的长廊行进
四周都见血迹
仁者之叹不独于
这血的真实
尤在不可畏避的血的义务
作业:新诗写作的模仿与借鉴
青春价值的思考点、意象群、对比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表达,完成三节(15行左右)新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