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 《正负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 《正负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9 13: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负数》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在列举生活示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旧知。
回忆:“温度计”这一正、负数的现实模型,积累了认识正、负数的直观经验。
2.引出课题。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结合具体情境解释带“+”或“-”的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从现实生活到正、负数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的过程。
思考:每个数前面的“+”或“-”表示的意义。
(1)鼓励独立观察图中信息。
(2)组织学生交流。
第一幅图:
明确:“+8844.43”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0是海平面,负数表示比海平面低。
第二幅图:
明确:“+10分”表示答对了得10分,而“-10分”表示打错了非但不得分,还要从总分中去掉10分。
第三幅图:
明确:“-127元”表示不仅没有盈利,而且亏掉127元。
第四幅图:
明确:“-500”表示支出500元,“+54.66元”表示存入54.66元利息。
(3)师生小结:“+”和“-”表示的是意义相反的量,归纳概括出正、负数意义的本质。
2.认一认,说一说。
(1)结合学生小结,教师板书。
追问:还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问题?
可能会提出:0是正数还是负数?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结合示例,解决问题,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师生揭示整数的意义。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乐乐家的收支情况。
2.下面每格表示100米,笑笑刚开始的位置在自己家。
3.淘气班同学跳绳成绩平均每分80下,如果把笑笑的成绩记作“-1下”
想一想,填一填。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生活中还有运用正负数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