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汽化和液化 课练习2021-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汽化和液化 课练习2021-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15: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2.2
汽化和液化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__;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汽化要___热、液化要_____热;
2.液化的方法:(1)________温度;(2)__________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3.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新产品喷雾剂“冰之宝”,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________,从而________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罐内物质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其________装入罐内的。
4.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____发生的____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___有关;B跟液体___的大小有关;C跟液体表面___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______同时发生的___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______(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__;
(3)蒸发可_______: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现象。
6.如图,烧杯里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7.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8.房间装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9.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10.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慢
C.通过甲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慢
D.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上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慢
11.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2.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
1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了A、B两套装置(如图甲所示)来完成实验。
(1)为了缩短加热时间,选择________套实验装置好一些;
(2)如图乙所示,是A装置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水的沸点是________°C,此时水的沸点高于100°C,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沸点升高;
(3)如图丙是使用B装置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像,从图像中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
(4)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图丁中的________图。
参考答案
1.汽化
液化


【解析】略
2.降低
压缩体积
【解析】略
3.汽化
吸收
压缩体积
液化
【解析】[1][2]当向车内喷洒液态的喷雾剂“冰之宝”时,它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
[3][4]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罐内物质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装入罐内的。
4.表面
缓慢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表面和内部
剧烈的汽化

吸热
吸热
【解析】略
5.液化
【解析】冬天室内温度较高,从寒冷的室外走到室内眼镜片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发生液化;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温度较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故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
6.不能
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1][2]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而小试管中的水要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不能发生热传递,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即原因是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7.A
【解析】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
8.D
【解析】(1)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由于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所以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就会发生液化现象,在外表面出现水雾;(2)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水雾;故选D.
9.B
【解析】解:A、给头发吹热风,加快了空气流动,提高了温度,所以加快了水份的蒸发;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使周围的空气流动变慢,减慢了酒精的蒸发;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蒸发.故选B.
点睛: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10.A
【解析】A.水蒸发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
B.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水滴的表面积不同,可以得出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B错误;
C.通过甲丙两图的对比,水滴的温度不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C错误;
D.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水滴上方空气流速不同,可以得出水滴上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故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雾气原来是水蒸气,现在是是液态的小水滴,是发生了由气到液的变化,是液化现象;
故选D正确.
12.C
【解析】物理中的“白气”都是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但不同的“白气”来源于不同位置的水蒸气液化,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棒冰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从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而形成的.答案选C
13.A
101
增大
温度不变、吸热
A
【解析】(1)[1]由图示可知,A加热装置中的烧杯上有盖子,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2)[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C,其示数即水的沸点为101°C。
[3]此时水的沸点高于100°C,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水蒸气不能完全排出,使水上方气压增大,导致沸点升高。
(3)[4]由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5]水在沸腾前,水中的气泡是越向上越小的;沸腾后气泡是由小到大,故A应是沸腾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