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上单元知识点诊断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上单元知识点诊断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15: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知识点诊断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4题。
1.图中甲、乙、丙、丁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东北平原
B.乙—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丙—黄土高原
D.丁—山东丘陵
2.山脉①是()
A.长白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小兴安岭
3.关于丙地的描述正确的()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D.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4.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地形区有()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丁
D.甲、乙、丁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第4-5题。
5.我国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黄河沿岸
D.地势第三级阶梯
6.关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最高的第三级阶梯海拔在4
000米以上
B.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
D.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2020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调研。该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被誉为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据此完成第7-8题。
7.秦岭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以秦岭为分界线的是()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B.亚热带与热带
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
8.秦岭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国家中央公园”和“中国绿肺”的美誉,下列属于秦岭生态环境功能的是()
①调节气候
②保持水土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9-10题。
9.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B.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C.南北方气温都高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10.据图可知,北京的气温在()
A.24~28

B.16~24

C.8~16

D.8
℃以下
11.一对来自瑞士的夫妇到中国旅游后说:“中国真大啊!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短短的十几天,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根据材料回答,他们在中国选择的旅游路线和旅游季节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哈尔滨→海口,冬季
B.乌鲁木齐→上海,冬季
C.昆明→香港,夏季
D.广州→拉萨,夏季
读中国温度带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13.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
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
14.我国有许多不同的地形区,在下列地形区中,位于亚热带的是()
①塔里木盆地
②四川盆地
③华北平原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⑤内蒙古高原
⑥云贵高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5.下列地图,可大致表示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
读我国东部地区四条河流年径流量及汛期状况资料图,回答16~17题。
河流
水文站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汛期/月
松花江
佳木斯
718
7—9
黄河
花园口
580
7—9
湘江
湘潭
684
3—8
西江
梧州
2290
4—10
16.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A.松花江
B.黄河
C.湘江
D.西江
17.影响上述四条河流年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地势
18.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京杭运河
D.基尔运河
中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水面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除了天然湖泊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工湖(水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湖泊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其效用包括()
①调洪蓄洪
②发展旅游业
③调节局地气候
④农业灌溉
⑤保持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是()
A.青海湖
B.鄱阳湖
C.羊卓雍错湖
D.洞庭湖
二、非选择题
21.读中国局部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它们的走向为________。
(2)③与⑤以________山脉为界。
(3)⑥是________盆地,其南北两侧的山脉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④为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的界山。
(5)四大盆地中,纬度位置最低的盆地是________(写出名称)。
22.
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冬季我国0
℃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___一线。
(2)从a→b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________的影响。
(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1月份气温在0
℃以下的有________,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
23.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而________季降水最少。
(2)B地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两个月,雨季较________;D地降水以________月到________月较多,雨季较_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________,代表哈尔滨的是________,代表广州的是________,代表北京的是________。
24.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甲)、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图乙)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1)图甲中的两杯水,混浊的是________,反映水中____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____(填“上”或“中”或“下”)游河段。
(2)观察图乙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C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_____;D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________。观察比较:图甲中水样A与图乙中水样________(填“C”或“D”)实验现象相似。
(3)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
________
的景观特点。
(4)为了加强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的能力,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5.读我国东部四条大河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7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________季,原因是受
________影响,降水丰富。
(2)松花江在12月和1月出现断流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开始时间由________向
推迟(填方向),汛期结束时间由________向________推迟(填方向)。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
(4)黄河的长度比珠江长很多,但是黄河的水量比珠江少很多,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花江在4月前后流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知识点诊断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A【解析】图中所显示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甲是东北平原,乙是华北平原,丙是内蒙古高原,丁是辽东丘陵。故选A。
2.B【解析】②是长白山,太行山在乙华北平原西部,小兴安岭在甲东北平原北部。故选B。
3.A【解析】丙是内蒙古高原,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畜牧业发达,A项描述正确。故选A。
4.D【解析】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所以甲、乙、丁都位于第三阶梯。故选D。
5.B【解析】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聚集。故选B。
6.A【解析】我国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A项正确;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B项错误;我国第二阶梯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之间,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C项错误;我国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D项错误。故选A。
7.C【解析】秦岭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
脉-祁连山-横断山脉。故选C。
8.D【解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都属于秦岭生态环境功能。故选D。
9.C【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故选C。
10.A【解析】读图可知,北京位于24℃和28
℃等温线之间。故选A。
11.A【解析】我国深秋、初冬南北温差大,自北向南走,或自南向北走,都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哈尔滨、海口分别是我国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故选A。
12.B【解析】图中甲为亚热带,乙为暖温带,丙为中温带,丁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A项错误;暖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项正确;中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C项错误;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项错误。故选B。
13.A【解析】甲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乙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花生、棉花等;丙为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米、大豆等;丁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A。
14.D【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②④⑥正确。故选D。
15.C【解析】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C线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以西约占全国总面积36%是内流区,包括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西藏的藏北高原,此线以东属于外流区。故选C。
16.D【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西江年径流量达到2290亿立方米,汛期4-10月,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故选D。
17.C【解析】松花江、黄河、湘江和西江都位于我国东部外流区,属于外流河。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所以影响上述四条河流年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选C。
18.C【解析】京杭运河系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故选C。
19.D【解析】湖泊的效用包括调洪蓄洪、发展旅游业、调节局地气候、农业灌溉、保持生物多样性。故选D。
20.A【解析】青海湖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故选A。
21.(1)昆仑山脉
秦岭
东西
(2)太行
(3)准噶尔
天山山脉
阿尔泰山脉
(4)青海
甘肃
(5)四川盆地
22.(1)秦岭-淮河
(2)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
(3)c
地势高
(4)哈尔滨、北京
海口
23.(1)夏

(2)7、8

5
9

(3)C
A
D
B
24.(1)B
泥沙含量大

(2)较轻
严重
C
(3)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
(4)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
25.(1)夏
夏季风
(2)冬季寒冷,河水结冰
(3)南



珠江
(4)黄河流域的降水量比珠江流域少
(5)春季升温,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了河流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