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1
2
3
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
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习目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我们一起聆听:
中国国家博物馆
Hello,你们好吗?我来到世间已有3000多年了。我有832.84千克重,世界第一!快来看我吧。
上海博物馆
呵呵,空有一身皮囊。我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铭文290字,
你才三字,人们还总认不清。
大家好,我是克,贵族。
两位大哥,你们好厉害!我就是一只鸟,还不会飞。但我也是高贵的祭祀礼器。
商·司母戊鼎
西周·大克鼎
西周·鸟尊
【新课导入】
独立自学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阅读P25-26,回答下列问题:
2、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制作工艺高超,你知道青铜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1、我国的青铜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
用途:饮食,祭祀,军事
独立自学一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陶寺出土铜盆片正面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5件红铜铸造器物,均属于礼仪用器,距今4000多年。
陶寺遗址出土铜蟾
齐家文化出土铜镜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铜镜是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镜,距今4000年。
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一)夏朝的青铜器代表
食
器
猜一猜
(二)商朝的
青铜器
酒
器
猜一猜
猜一猜
水
器
猜一猜
乐
器
猜一猜
兵
器
观看了上述各式器具中,我们能体验到商朝以后青铜器制造的哪方面特点呢?
【总结】商朝以后青铜器的特点
1.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用途较广泛,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2.青铜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三)西周
你猜猜猜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九鼎八簋
天子
诸侯
卿
大
夫
藏
礼
于
器
统治者赋予青铜器森严的
等级差别,维护统治秩序。
说出含有“鼎”字的成语?
春秋鼎盛
一言九鼎
钟鸣鼎食
人声鼎沸
问鼎中原
三足鼎立
西周毛公鼎,铸有文字497个,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一本记载历史的青铜之书!
西周利簋,高28厘米。有4行共计32字铭文,记载周武王在甲子日上午击败商王军队的史实。
“泥范铸造法”的分解
趁热将青铜溶液倒进模和范中间的空隙中
(四)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此鼎形制雄伟,重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由两次分铸技术铸造,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四羊方尊
最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器
出现地点
用途
功能
特点
工艺
代表
黄河流域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5)小结
阅读P26-27,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画下来:
独立自学二:甲骨文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是谁?它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是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哪些造字方法?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方法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骨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清朝人王懿荣发现,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可考历史。
王懿荣
二: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祭祀
战争
农牧业
官制
刑法
医药
天文历法
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想一想
人
牛
水
日
你为什么能够认出这些古老的文字呢?
那甲骨文还有其他造字方法吗?
甲
骨
文
1.甲骨文造字方法:
2.象形字:
3.指事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车
衣
上
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本
你能列举出几个指事字吗?
刃
下
末
中
寸
三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5.形声字:
4.会意字:
(一)概念解析
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明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
表示新的意义。
你能列举出几个会意字吗?
从(跟随)
比(两人紧挨着)
友(二手相叠)
丝(两捆丝)
休
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
新字。
(最为进步,占现代汉字的90%以上)
请用“中”作声符,组成新的汉字?
忠心
种植
钟表
衷肠
浮肿
伯仲
炖盅
“秀才识字识半边”这句俗语话说明了什么?
文字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7.汉字发展特点: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6.意义: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课堂小结
夏
商
西周
出现
简单
铜器
数量多
等级
标志
藏礼
于器
甲骨文
记事
甲骨文
体系
完整
甲骨文
造字
特点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是国家统一之本,是国人立命之神。
——萧启宏
课堂检测
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
2.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3、下列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
D.代表了夏商时发达的文明
A
4、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包括祭祀、战争等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5.刘明参加汉字听写大赛,有一道题是“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甲骨文、隶书
B.甲骨文、金文
C.金文、小篆
D.金文、隶书
A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
B.
C.
D.
B
7.2017年,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人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重要性在于( )
A.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记录
B.具备了较高的收藏价值
C.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
D.肯定了中国人造字功底
A
8.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片所示文物出自中国古代的( )
A.黄帝时期
B.夏朝时期
C.商朝时期
D.西周时期
9.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脊梁骨”,是民族文化之根。如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