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课时话题:A
Poster
Show
of
summer
holidays
教学内容:Look
and
read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字母e在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
(2)能在情境中感知、理解核心词汇during,
spend,
countryside。
(3)能在情境中理解表示景点的词汇Big
Ben,
the
British
Museum。
2.语言能力目标:
(1)能够在问题引导和图片提示下,理解篇章内容。
(2)能够提取关键词,填写信息卡,并根据关键信息复述文章。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运用过去式。
3.情感态度目标:能通过同学展示的暑假生活,认识到暑假生活可以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提取关键词,填写信息卡,并根据关键信息复述文章。
学生能够熟练转换动词原形和过去式。
教学难点:(明确难点所在、因何而难、解难策略)
学生能够根据关键词,用一般过去时复述文章。
原因:学生需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过去时复述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解决策略:通过发音规则、构词规则的渗透,扫清动词过去式和核心词汇的认读障碍,引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并用关键信息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师生活动
组织教学及复习
创设情境,承上启下。
复习旧知,再次呈现Kitty的暑假生活。
班级暑假生活展正在进行,老师给同学们解说活动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海报,填写关键信息,最后在全班进行分享。
Kitty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海报。学生根据海报的图片,用已学句型,说说Kitty暑假的生活。
新知呈现与归纳
创设情境,学习文段①
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复习旧知。
考察文段①的掌握情况。
呼应创设的情境,初步了解明信片内容结构,为第3课时读写课做铺垫。
情境过渡。
创设情境,学习文段②
检测学生对文段的理解。
玄关1猜测单词,增加趣味;随文解词spent,并结合本课语音重点,讲解字母e在闭音节中的发音。
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选项中增加London的其他旅游景点,进行文化拓展。玄关2、3中扫二维码和海报翻页设计,可增加趣味性;播放的视频和展现的图文,可拓宽学生视野。
复现文本,巩固文段②
交代情境,学习文段③。
考察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同时随文学词countryside和pick。
检测文段③的学习。
设计猜想、引导阅读:Alice和Kitty在谈论海报,Kitty想起Alice寄给自己的明信片弄脏了。学生根据署名和明信片上的背景图,猜猜Alice去了哪里?如何去到的?参观了哪里?
活动1:听录音选图片。
活动2: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北京的3个景点:the
Great
Wall,
Tian’anmen
Square,
the
Palace
Museum.
提取信息,验证猜想。
活动3:看图填空。
活动4:看海报完成明信片,并跟读;学习明信片的内容结构:Where
did
we
go?
How
did
we
get
there?
What
did
we
do?
Joe听完Kitty和Alice的介绍,觉得更喜欢Alice的海报,于是快速填写信息卡。
多维阅读,获取信息:Joe继续往前走,看到Peter的海报,想起来Peter给自己写了张明信片。此处导入文段②的学习。发现Peter的海报还设计了玄关。
活动1:阅读前两句,并判断。
玄关1:海报隐藏了London这个单词,并在底下做了提示(the
capital
of
the
UK)。出示UK地图,圈出London的位置。由此,Joe猜到Peter在London过暑假。此处教授词汇spent(意、形、音、用),暂停让学生造句。
活动2:阅读后两句,并选择;英英释义,学习单词everyone。
玄关2:Peter在介绍Big
Ben的时候,在旁边印了一张二维码,Joe好想看一看二维码里有什么,于是借用老师的手机扫二维码,看到了关于Big
Ben介绍的视频。
玄关3:British
Museum做成了翻翻页的样式,翻开小纸片,看到了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介绍。学生听录音欣赏图片。
活动3:完成信息卡。
情境推进、生成逻辑:接着Joe看到了Jill的海报,他很好奇Jill去了哪里。看到照片,才知道Jill和祖母在农村摘苹果。
活动1:读文,回答问题。随文学习单词countryside(意、形、用)和pick(意、形)。
活动2:Joe快速填好信息卡。
新知巩固与活用
创设情境,与本课导入部分相呼应。
复现文本,为学生复述提供支持;进行语言输出,检测所学。
自主分享,尝试交流:老师请同学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暑假生活。授课老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明信片,给学生做示范。
整体复现,拓展运用:Joe看了手中的三张信息卡,头脑中快速复现Alice,
Peter和Jill的海报,想象他们的暑假生活。
活动1:观看视频。
活动2:根据信息卡的提示,挖空复述。
小结
思维技巧总结。
关键难点梳理。
Tips1:复述暑假生活时,可以从when,
who,
where,
what,
how五个方面着手。
Tips2:转换动词过去式和原形。
作业布置及提交
夯实课本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达成语用目的。
锻炼搜集信息的能力,增长视野,开阔眼界。
必做:
Read
and
recite
P10;
Finish
Postcard
2
on
P10;
选做: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London,
Big
Ben
and
the
British
Museum.第四课时
课时话题:Moments
in
Summer
holiday
教学内容:课本P13
Sing
a
song,
Learn
the
sounds,
workbook
P9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字母e、a、ea的发音规律。
(2)能在情境中感知、理解重点词汇rode等动词过去式。
(3)能在情境中理解学习深圳的知名景点名词等。
2.语言能力目标:
(1)能够在图片提示下,按逻辑回忆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人称转化练习。
(2)能从单词构成去识别和识记单词发音。
(3)能在不同具体的情境中,正确运用过去式表述暑假生活。
(4)能够学唱新歌曲over
the
bridge
into
the
town.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参与活动、互动学习等有效学习策略,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2)热爱生活、学会分享,提升自我价值感。
教学重点:
(1)学会较完整地描述自己的暑假并与他人分享。
(2)字母e、a、字母组合ea的发音规律。
教学难点:(明确难点所在、因何而难、解难策略)
难点所在:准确、熟练地使用已经掌握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用过去时比较完整地描述自己的暑假,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原因:学生对自己暑假生活的情境再现与已有掌握的词汇量之间有差距。
解决策略:需要在认真学习前3个课时基础上,积累和复现相应的词句,学习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和查词,掌握表达方式,建立表达自信。
难点所在:字母及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规则。
原因: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的多样性和相似性,易混度高。
解决策略:第一次音形直观示范最标准发音,通过复现强化发音习惯,提高辨析度,理解建构发音规律认知。
教学过程:
步骤
目
的
师生活动
组织教学
及复习
创设情境,复习本单元知识,分层设问,分类复习本单元重点词句,人称转换练习,归纳小结。
情境过渡,进入本课时情景主题。
1.情境再现,分层复习:学校举行暑假生活之星评比,重新复现Kitty、Alice、Peter、Jill的暑假生活情境,通过不同类型活动分别复习动词短语、地点专有名词、海报--明信片信息相互转述,归纳叙述暑假生活的主要结构。
过渡衔接,情境延伸:
老师表扬了同学们,Kitty、Alice、Peter、Jill分别获得一枚奖章。Joe没有分享的作品,很难过,在老师的鼓励下将自己分享在微信朋友圈的暑假生活展示出来,分享给大家。
新知呈现
与归纳
1.创设语音教学情境,提供线索指引,自主提炼归纳发音规律,教师引导呈现更多相关词汇,将新知有效纳入旧知体系。
2.再读文本,以完成信息卡为任务,理解文本,巩固文本结构。
3.情境衔接,自然过渡,引导阅读电子邮件。
整体阅读,发现语音规律
通过引导寻找文中相关字母e
的单词,发现发音规律/e/,复习相关单词强化形成概念。
通过引导寻找文中相关字母a的单词,分别发现发音规律/?/、/e/、/ei/,复习更多相关单词强化形成概念。
通过引导寻找文中相关字母组合ea的单词,分别发现发音规律/i:/、/e/,复习更多相关单词强化形成概念,并补充/ei/的发音。
2.阅读文本,提炼信息
再次阅读Joe分享的内容,完成Joe的信息卡。
3.过渡衔接,新情境呈现。
老师和同学们非常喜欢Joe的暑假生活分享,Joe获得一枚奖章,充满自信。这时电脑传来QQ声音,收到一封邮件。
新知
巩固与活用
知识巩固拓展运用,拓宽分享交流渠道,创设新情境,阅读完成评价手册P9--4内容。
整体阅读,设计回答问题任务完成文本理解;
播放文本整体音频,训练获取、提炼关键信息能力,完成信息表格;
3.设计回复邮件任务,以读促写,根据本单元所学结构内容,新知运用,完成写作。
4.通过和外教分享英文歌曲的任务,完成歌曲学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收到了外教Derick的QQ邮件,Derick讲述了自己的深圳暑期经历,在阅读邮件之前,
1.Ms
Guo
给出第一个学习任务:
Read
and
answer
(1)Where
did
Derick
spend
his
summer
holiday?
(2)How
many
places
did
he
go
in
Shenzhen?
(3)Why
did
he
love
Shenzhen
so
much?
(以上问题在活动手册原问题基础上修改)
2.Ms
Guo
给出第二个学习任务:
Listen
and
complete:听全文整体完成信息提炼
3.Ms
Guo
给出第三个学习任务:
Write
back
to
Derick:给外教Derick回复一个邮件,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给出文本框架,填写自己的内容。
4.Ms
Guo
给出第四个学习任务:
Sing
a
song
for
Derick.
小结
1.小结汇总本单元主题文本结构主要内容。
复现总结完成暑期生活表述的主要结构。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假日生活。
作业布置
及提交
作业分层
合作学习
社会交往
必做:1.复习巩固课本P13内容。
2.录制一段视频口头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
选做:小组合作制定份很棒的小长假计划。第三课时
课时话题:Postcards
from
summer
holiday
教学内容:Think
and
write;
Workbook
P94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实义动词过去式go-went,
visit-visited,
eat-ate,
climb-climbed…的基本变化;
(2)在真实写作中能够掌握实义动词过去式go-went,
visit-visited,
eat-ate,
climb-climbed…的用法。
2.语言能力目标:
(1)能在阅读中捕捉关键信息,了解写明信片,分享游记时要点内容的组成,如Where
did
they
go?
What
did
they
eat?
What
did
they
do?
How
did
they
get
there?
(2)能根据明信片的基础结构,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完成对明信片的写作。
3.情感态度目标:
(1)学会欣赏同伴的游记,在阅读中增进学识;
(2)学会总结自己的亲身经历,乐于与同伴分享经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明信片记录游记时要点内容的组成;
掌握几个实义动词的过去时态。
教学难点:(明确难点所在、因何而难、解难策略)
1.难点所在:游记明信片的基本结构;
2.原因:学生在六年级对如何写作游记类明信片存在不理解、不熟悉的情况;
3.解决策略: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重点解析文本结构,并通过设问、划线的方式强化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突破该难点。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师生活动
组织教学及复习
承接第二课时情景,复习第二课时所学;
2.
问题导入,激发学趣,开启新知识的学习。
1.情境再现,跨信息沟
学生运用上节课海报区看到的海报信息,对Alice,
Peter,Jill的明信片信息进行填充;
2.情境创设,激趣设问,引导阅读写作
创设Mr.
Zhang不知如何写明信片情境,请求学生帮助
T:Can
you
help
Mr.
Zhang
to
write
a
postcard
for
his
friend?
新知呈现与归纳
以听录音、跟读方式导入Ann的明信片文本,熟悉Ann的明信片;
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推进文本解读,锻炼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图文并茂,突破动词词组过去式及其用法;
播放John的澳大利亚游览视频,提取关键游览信息,鼓励学生在提示下简单写作。
5.
整体呈现明信片原文本,对比写作内容与原文本,发现不同,进一步完善明信片写作。
1.整体呈现,听读文本
教师组织学生以听录音、跟读和自读的方式,熟悉明信片整体内容;
问题导引,思考架构写作框架
教师提出关键问题:Where
did
they
go?
How
did
they
get
there?
What
did
they
do?
What
did
they
eat?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划出关键句(词)并回答问题;
逐个突破,熟悉过去时态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climb-climbed;look-looked;go-went;eat-ate;四组动词过去式变化并进行填空练习;
视频激学趣,学生乐中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上一明信片的词汇学习,根据图片提示及所学,进行简单的自主写作;
对比写作,挖掘提升
教师组织学生对比完成的明信片写作内容和John的原文本不同,细化写作方法。学生对比中发现不足,继续完善写作。
T:We
can
als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your
feelings.
新知巩固与活用
展示Mr.
Zhang的成都游览记,依据问题导向,鼓励学生写作。
鼓励与评价
师生共同完成新文本,再次强化逻辑并分析结构;
2.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表现,缓解较有难度的写作焦虑;
3.过程中强调常见落款、大小写、标点符号问题。
小结
对基础框架内容进行小结,强化记忆。
明信片框架:
Where
did
they
go?
How
did
they
get
there?
What
did
they
do?
What
did
they
eat?
How
was
the
holiday?
作业布置及提交
分层作业,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作业1:提供基础框架,完成my
summer
holiday明信片写作;
作业2:不提供框架,自由设计一张明信片。第一课时
课时话题:A
topic
talk
about
summer
holiday
教学内容:
1.
Listen
and
say
2.
Look
and
learn
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能听说读写掌握北京的著名景点,the
Great
Wall,
the
Palace
Museum,
Tian’anmen
Square,
famous
park.
能掌握常见动词的过去式played,
visited,
went,
took,
was,并能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过去做过的事情。
能听懂故事内容,理解大意,用
How
was…?
It
was…
I
went
to…互相之间询问暑假的情况。
2.
语言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从单词构成去识别和识记单词发音。
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用不同的句子谈论暑假生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挖掘信息,深入思考,提高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学习策略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聆听、对比,交流、思考等方式,提高相关主题表达能力。
4.
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能在理解对话的同时,了解北京的传统建筑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理解对话,掌握核心句型,并能使用核心句型表达。
学生能使用核心句型
How
was…?
It
was…
I
went
to…互相询问暑假生活
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自主表达自己的暑假。
教学难点:(明确难点所在、因何而难、解难策略)
难点所在:能准确使用过去时进行对话,学习一般过去时中规则动词的变化规律如
played,
visited和部分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如was,
took,
went等。
原因:刚开始接触过去式,大部分学生对于动词过去时掌握还不太熟练,准确使用过去时并进行对话存在一定难度。
解决策略:通过对比和反复操练,逐渐掌握动词过去式的运用。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师生活动
组织
教学
及
复习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生活已知及旧知,引出本单元话题,为后面课时做好情境铺垫。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生活已知及旧知,引出本单元话题,引出大问题:
T:
What
do
you
do
on
summer
holiday?
新知
呈现
与
归纳
观看视频进入本课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挖掘自己的旧知及生活已知,为对话内容呈现及后续自主表达做好铺垫。
再次听文本,整体感知。
启发了解,初步感知,分段听读,学习第一部分对话。
听录音了解关于Kitty的假期活动,完成任务。
通过角色扮演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掌握。
展示Kitty的假期生活图片,对比动词原形,引入动词过去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动词过去时的变化。
探究发现,自主尝试,学习第二部分对话。
听录音并了解Alice的假期活动。
再次听录音,关注Alice在北京去了哪里。
学习重点词汇,通过情境短视频激发兴趣。
递进学习、理解操练,通过再次听录音,进一步加强对新知的运用。
Watch
and
answer
整体阅读,获得感知:观看视频初步整体了解本课内容,观看视频前提出问题: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summer
holiday.
Listen
and
write完成表格
T:
How
was
their
summer
holiday.
分段推进对话,呈现新知(Kitty部分)。
Listen
and
complete
T:
Kitty’s
summer
holiday
is
fun.
Why?
Role-play
老师扮演Alice提问,学生扮演Kitty回答。
Answer
and
think
T: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对比思考,清晰概念
第二部分对话(Alice部分)
Listen
and
underline
T:
Where
did
she
go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Listen
and
circle
T:
Where
did
Alice
go
in
Beijing?
Watch
and
learn
T:
Alice
went
to
the
Great
Wall.
播放长城视频
T:
Alice
went
to
the
Palace
Museum.
播放故宫视频
T:
Alice
went
to
Tian’anmen
Square.
播放天安门升旗视频
T:
Alice
went
to
some
famous
parks
in
Beijing.
总结Alice在北京去过的地方。
Where
did
Alice
go
in
Beijing?
She
went
to
…
Listen
and
complete
听录音并完成填空
新知
巩固
与
活用
信息甄别填空,语言对话支架再现,保证输出效果。
2.
递进学习,自主表达。回顾所学,进行真实交际表达。
Read
and
match
Pair
talk
小结
1.整体回顾,复习巩固。
抽取提炼,关键词敏感训练。
2.引导思考、归纳总结规则动词过去式和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
Listen
and
circle
圈出文中一般过去时的动词。
Let’s
conclude
直观呈现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形式。
作业
布置
及
提交
复习所学知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发散思维。
Must
do:
1.Listen
and
read
P8.
2.Workbook
P11.
3.Talk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with
your
friends.
Choose
to
do:
1.Make
a
short
video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2.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