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次北
停泊
动
N人M
团「◎山名
王湾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
下
天下第一江山”。
教学
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
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2.背诵并默写全诗。
文题
解读
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
停泊的意思
次北固山下停宿在北固山下
山名
文体
知识
古体诗
近体诗
一从形式上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诗歌分类
词曲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元曲,是感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从题材上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写景抒情诗等
文体
知识
分类
目律诗
唐诗°
形式特征
绝句
律诗
非律诗
杜甫《登高》
钱塘湖春行
饮酒(其五
风急天高猿嘛,渚清沙鸟飞回
次北同元边溶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山寺北贾等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结庐在人,而无车马喧。
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啄春泥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杜甫《春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国破山河空,城看章木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城阙辅三,风烟五津
遥有此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者
介绍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
人,唐代诗人。其诗流传不多。有文献
记载:“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
不过一二。”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
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代表作有诗歌《次北固山下》《奉使登
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写作
背景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年版)。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
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
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
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王湾此次出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
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
这首诗。据说当朝宰相张说就对此诗极为赞
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
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