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讲
溶液和溶解度
【小试牛刀】
1.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http:?/??/?www.21cnjy.com?)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
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2.一杯糖水上下左右一样甜,这体现了溶液的(
)性质
A.
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3.一杯高锰酸钾溶液久置以后不分层,这体现了溶液的(
)性质
A.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4.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5.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6.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
A.100克
B.
a克
C.
2a克
D.
50克21·世纪
教育网
7.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①溶剂性质
②温度高低
③溶质性质
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⑤溶液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
【温故知新】
要点一、溶液
1.溶液、溶质
(?http:?/??/?www.21cnjy.com?)、溶剂: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2.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http:?/??/?www.21cnjy.com?)
(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3.
溶液的用途:
(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要点诠释】
1.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可以有多种溶质。
2.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CuSO4溶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3.SO3、CaO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溶质不是SO3、CaO,而是H2SO4、Ca(OH)2。
4.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溶质的质量是指被分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没有分散进溶剂内的物质,就不能计算在内)。溶液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如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
【小讲小练】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
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要点二、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如: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如: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要点诠释】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2.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小讲小练】
1.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
(?http:?/??/?www.21cnjy.com?)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加入汽油中
B.泥土加入水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大豆油加入水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列关于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浊液、乳浊液是混合物,溶液是纯净物
B.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具有共同的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C.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是乳浊液
要点三: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
(?http:?/??/?www.21cnjy.com?)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
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
竖立起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
(?http:?/??/?www.21cnjy.com?)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小讲小练】
1.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
A.
B. C.
D.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称取氯化钠
3.如图所示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____放在桌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________试管口,缓缓倒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__________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__________。
要点四、溶解性和溶解度
1.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一种物质(溶质)
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注意:
(1)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出处:21教育名师】
(2)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3)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
b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如:食盐。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熟石灰。
拓展:(1)物质的溶解性等级可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①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0
(?http:?/??/?www.21cnjy.com?)3)等;②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浓H2SO4)等;③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物质:氯化钠(NaCl)、蔗糖等。
【小讲小练】
1、在相同的条件下,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说明影响碘的溶解能力的因素是(
)
A.温度
B.压强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2、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
(?http:?/??/?www.21cnjy.com?)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要点五、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人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www-2-1-cnjy-com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
(?http:?/??/?www.21cnjy.com?)解
(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小讲小练】
1.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下列
(?http:?/??/?www.21cnjy.com?)做法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aO
B.将溶液升温
C.将溶液降温
D.恒温蒸发部分溶剂
2.可以证明某种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后,在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要点六、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固体的溶解
(?http:?/??/?www.21cnjy.com?)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
(1)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2)100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3)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4)单位: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
物质的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实例
NaCl
KClO3
Ca(OH)2
CaCO3
5.溶解度曲线:
(1)当
(?http:?/??/?www.21cnjy.com?)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21
cnjy
com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
(?http:?/??/?www.21cnjy.com?)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若按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的数据所配溶液,均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按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数据配制溶液,溶液中均含有未溶解的晶体,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主要有三种情况:“陡升型”,该类物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缓升型”,这类物质(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下降型”,它(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的大小。
④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气体的溶解度:
(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2)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
(?http:?/??/?www.21cnjy.com?)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要点诠释】
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
【小讲小练】
1.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
(?http:?/??/?www.21cnjy.com?)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131.6g水溶解就达到饱和状态
2.下图是a、b、c三种
(?http:?/??/?www.21cnjy.com?)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
【综合应用】
考点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2.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①面粉 ②白糖 ③植物油 ④高锰酸钾 ⑤白酒 ⑥牛奶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3.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毫升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碘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符合事实的示意图是____。
考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可以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C、蒸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降低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2.20℃时A物质溶解度为15g,40℃时,A物质溶解度为30g。试分析上述状态下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③④⑤⑥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⑥
3.
如图表示
M、N
两
(?http:?/??/?www.21cnjy.com?)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
50
克
M、80
克
N
固体中各加入
150
克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
50
克水,冷却至
t℃,下列分析正确(
)21
cnjy
com
(?http:?/??/?www.21cnjy.com?)
A.M、N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只有
N
析出晶体
C.M、N
均有晶体析出
D.M、N
两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4、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关系。
(?http:?/??/?www.21cnjy.com?)
(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
(?http:?/??/?www.21cnjy.com?)溶液的是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
(?http:?/??/?www.21cnjy.com?)归于右图中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www.21-cn-jy.com
考点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1.
如图所示,若向小试管的水中分别加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型管中的左侧液面上升,该物质是( )
A.食用油
B.氢氧化钠固体
C.食盐固体
D.硝酸铵固体
2、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某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该溶液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http:?/??/?www.21cnjy.com?)
4、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5、t℃时某硝酸钠溶液40
(?http:?/??/?www.21cnjy.com?)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则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
A、20克
B、25克
C、30克
D、40克
6.水中重要的物质,在实
(?http:?/??/?www.21cnjy.com?)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向50mL水(密度为1g?mL﹣1)中溶解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溶解度表回答:
硝酸钾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T2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http:?/??/?www.21cnjy.com?)
(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2)当x=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科学天地】
【A】
1.组成溶液的溶质(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⑴精盐:
,⑵煤油:
,⑶高锰酸钾:
,
⑷面粉:
,⑸鱼肝油:
。
3.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白糖水
食盐溶液
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溶质
糖
食盐
酒精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水
水
水
4.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的性质
D.溶液的浓稀程度
5.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6.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
(?http:?/??/?www.21cnjy.com?)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B.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7.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
(?http:?/??/?www.21cnjy.com?)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9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
10.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http:?/??/?www.21cnjy.com?),②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③白酒,④钡餐⑤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⑥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⑦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⑧碘放入酒精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
11.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和
;实验二是探究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21cnjy.com
1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在10℃至20℃之间,三
(?http:?/??/?www.21cnjy.com?)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2)N点是30℃A物质的
溶液,M点的意义:
,该温度下30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
克;
(3)若要从A中含少量B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
(4)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
;
2·1·c·n·j·y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B】
16.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7.同学们都知道“木糖醇口香糖”吧?经研究表明木糖醇的甜度高,溶解性好,防龋齿,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21教育网
(1)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
(?http:?/??/?www.21cnjy.com?)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来源:21cnj
y.co
m】
18、.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其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t0度如下表所示:
【版权所有:21教育】
温度(℃)
t0
t1
t2
硝酸钾溶解度/克
31.6
44
60
氯化铵溶解度/克
37.6
40
41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物质M是硝酸钾???????????????????????????B.?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19.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氯化钾
27.6
31.7
34.0
37.0
40.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http:?/??/?www.21cnjy.com?)
(1)图1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40℃时,50g氯化钾放入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
(4)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
(?http:?/??/?www.21cnjy.com?)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A.氢氧化钠固体
B.冰块
C.硝酸铵
D.浓硫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讲
溶液和溶解度
【小试牛刀】
1.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
(?http:?/??/?www.21cnjy.com?)是溶液
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
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21·cn·jy·com
2.一杯糖水上下左右一样甜,这体现了溶液的(
A
)性质
A.
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3.一杯高锰酸钾溶液久置以后不分层,这体现了溶液的(
B
)性质
A.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4.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A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5.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C
)
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6.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A
)
A.100克
B.
a克
C.
2a克
D.
50克21cnjy.com
7.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C
)
①溶剂性质
②温度高低
③溶质性质
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⑤溶液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
【温故知新】
要点一、溶液
1.溶液、溶质、溶剂
(?http:?/??/?www.21cnjy.com?):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21·世纪
教育网
2.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1
(?http:?/??/?www.21cnjy.com?))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www-2-1-cnjy-com
3.
溶液的用途:
(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要点诠释】
1.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可以有多种溶质。
2.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CuSO4溶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3.SO3、CaO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溶质不是SO3、CaO,而是H2SO4、Ca(OH)2。
4.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溶质的质量是指被分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没有分散进溶剂内的物质,就不能计算在内)。溶液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如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
2-1-c-n-j-y
【小讲小练】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
【答案】A
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答案】B
要点二、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如: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21
cnjy
com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如: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要点诠释】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2.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小讲小练】
1.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
(?http:?/??/?www.21cnjy.com?)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加入汽油中
B.泥土加入水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大豆油加入水中【来源:21cnj
y.co
m】
【答案】A
2.下列关于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浊液、乳浊液是混合物,溶液是纯净物
B.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具有共同的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C.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是乳浊液
【答案】D
要点三: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
(?http:?/??/?www.21cnjy.com?)须擦拭看尽)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
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
竖立起来【出处:21教育名师】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
(?http:?/??/?www.21cnjy.com?)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版权所有:21教育】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小讲小练】
1.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C )
A.
B. C.
D.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称取氯化钠
3.如图所示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__倒__放在桌上,原因是__防止试剂被污染__。
(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手心__,原因是__防止标签被腐蚀__。
(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紧挨__试管口,缓缓倒入,原因是__防止液体倒到试管外__。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__盖上瓶塞__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__向外__。
要点四、溶解性和溶解度
1.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一种物质(溶质)
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注意:
(1)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21
cnjy
com
(2)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3)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
b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如:食盐。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熟石灰。
拓展:(1)物质的溶解性等级可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①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
(?http:?/??/?www.21cnjy.com?)03)等;②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浓H2SO4)等;③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物质:氯化钠(NaCl)、蔗糖等。
【小讲小练】
1、在相同的条件下,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说明影响碘的溶解能力的因素是(
C
)
A.温度
B.压强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2、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
(?http:?/??/?www.21cnjy.com?)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B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要点五、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人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
(?http:?/??/?www.21cnjy.com?)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小讲小练】
1.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澄清石
(?http:?/??/?www.21cnjy.com?)灰水,下列做法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aO
B.将溶液升温
C.将溶液降温
D.恒温蒸发部分溶剂
【答案】C
2.可以证明某种硝酸钾
(?http:?/??/?www.21cnjy.com?)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后,在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答案】C
要点六、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
(?http:?/??/?www.21cnjy.com?)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
(1)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2)100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3)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4)单位: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
物质的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实例
NaCl
KClO3
Ca(OH)2
CaCO3
5.溶解度曲线:
(1)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
(?http:?/??/?www.21cnjy.com?)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
(?http:?/??/?www.21cnjy.com?)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若按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的数据所配溶液,均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按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数据配制溶液,溶液中均含有未溶解的晶体,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主要有三种情况:“陡升型”,该类物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缓升型”,这类物质(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下降型”,它(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的大小。
④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气体的溶解度:
(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2)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
(?http:?/??/?www.21cnjy.com?)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要点诠释】
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
【小讲小练】
1.对“20℃时,硝酸钾溶解
(?http:?/??/?www.21cnjy.com?)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131.6g水溶解就达到饱和状态
【答案】C
2.下图是a、b、c三种物
(?http:?/??/?www.21cnjy.com?)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
【答案】(1)t1℃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g
(2)75
(3)cba
(4)a
c
【综合应用】
考点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B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2.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B )www.21-cn-jy.com
①面粉 ②白糖 ③植物油 ④高锰酸钾 ⑤白酒 ⑥牛奶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3.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D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毫升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碘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符合事实的示意图是__甲__。
考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升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可以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C、蒸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降低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2.20℃时A物质溶解度为15g,40℃时,A物质溶解度为30g。试分析上述状态下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C )
(?http:?/??/?www.21cnjy.com?)
A.③④⑤⑥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⑥
3.
如图表示
M、N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http:?/??/?www.21cnjy.com?)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
50
克
M、80
克
N
固体中各加入
150
克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
50
克水,冷却至
t℃,下列分析正确(
B
)
(?http:?/??/?www.21cnjy.com?)
A.M、N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只有
N
析出晶体
C.M、N
均有晶体析出
D.M、N
两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4、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关系。
(?http:?/??/?www.21cnjy.com?)
(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
(?http:?/??/?www.21cnjy.com?)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是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
(?http:?/??/?www.21cnjy.com?)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答案】(1)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Ⅲ 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
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考点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1.
如图所示,若向小试管的水中分别加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型管中的左侧液面上升,该物质是( D )
A.食用油
B.氢氧化钠固体
C.食盐固体
D.硝酸铵固体
2、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某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该溶液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http:?/??/?www.21cnjy.com?)
4、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
(?http:?/??/?www.21cnjy.com?),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5、t℃时某硝酸钠溶液400克,在温度不
(?http:?/??/?www.21cnjy.com?)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则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C
)
A、20克
B、25克
C、30克
D、40克
6.水中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
(?http:?/??/?www.21cnjy.com?)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向50mL水(密度为1g?mL﹣1)中溶解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溶解度表回答:
硝酸钾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T2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http:?/??/?www.21cnjy.com?)
(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B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 ;(填字母)
(2)当x= 5.8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科学天地】
【A】
1.组成溶液的溶质(
D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21教育网
⑴精盐:
溶液
,⑵煤油:
乳浊液
,⑶高锰酸钾:
溶液
,
⑷面粉:
悬浊液
,⑸鱼肝油:
乳浊液
。
3.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白糖水
食盐溶液
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溶质
糖
食盐
酒精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水
水
水
4.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是( C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的性质
D.溶液的浓稀程度
5.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6.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
(?http:?/??/?www.21cnjy.com?)(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B )
B.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7.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
(?http:?/??/?www.21cnjy.com?)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
)
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B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9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
10.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食
(?http:?/??/?www.21cnjy.com?)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③白酒,④钡餐⑤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⑥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⑦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⑧碘放入酒精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
11.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目的是探究
温度
(?http:?/??/?www.21cnjy.com?)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溶质的性质
和
溶剂的性质
;实验二是探究
溶剂性质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在10℃至20℃之间
(?http:?/??/?www.21cnjy.com?),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2)N点是30℃A物质的
溶液,M点的意义:
,该温度下30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
克;
(3)若要从A中含少量B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
(4)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
;
【答案】(1)B>C>A;
(2)不饱和溶液;在20℃时,A与B溶解度相等为20克;5;
(3)降温结晶;(4)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B】
16.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7.同学们都知道“木糖醇口香糖”吧?经研究表明木糖醇的甜度高,溶解性好,防龋齿,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等于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
(?http:?/??/?www.21cnjy.com?)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不饱和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4.4
%。
18、.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其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t0度如下表所示:
2·1·c·n·j·y
温度(℃)
t0
t1
t2
硝酸钾溶解度/克
31.6
44
60
氯化铵溶解度/克
37.6
40
41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物质M是硝酸钾???????????????????????????B.?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19.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氯化钾
27.6
31.7
34.0
37.0
40.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http:?/??/?www.21cnjy.com?)
(1)图1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b (填“a”或“b”).
(2)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20℃~30℃ 之间;
(3)40℃时,50g氯化钾放入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 ;
(4)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
(?http:?/??/?www.21cnjy.com?)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BC )
A.氢氧化钠固体
B.冰块
C.硝酸铵
D.浓硫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