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4《耕耘天地间》(第二单元导学)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4《耕耘天地间》(第二单元导学)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9 18: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一、导入新课
劳动放歌
你从远古走来,双手的解放
使我与动物得以分开
你从旷野走来,刀耕火种(zhònɡ)
文明的炊烟
令我笑逐颜开
你从大海走来,赶潮落水
螺声起
海阔天空
诗意在
你徘徊,在我身边,徘徊着
生命的精彩
你离开,从我身边,引领着
走向精雕细琢的美好未来
你,就是劳动,劳动是生命流传的血脉
你,就是劳动,劳动是我的最爱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一、导入新课
二、主问题
劳动是什么?
文学作品是如何表现劳动场面、劳动人物的?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芣苢》《“探界者”钟扬》、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喜看稻菽千重浪》专题学习
部编版必修(上)第二单元第一板块
三、具体学习任务
1.
体会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思想情怀;
2.
理解“人物通讯”塑造人物的手法;
3.
领悟“人物通讯”创作时的立场、态度,对作品人物的提升作用。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四、人文话题
有人将劳动装入衣襟,有人将劳动装
入行囊,有人将劳动装进快乐,有人将劳
动装进梦想……历经春风秋月,遍赏壮美
河山,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五、研习课文
1.《芣苢》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芣苢》(《诗经?周南》)
这是周代人们在采摘芣苢(夏秋成熟)时所唱之歌。
(1)读懂诗句
①谁在采摘?(通过诗句、事理推断)
②几个人在采摘?(一个或多个?)
(2)想象劳动场面
方玉润《诗经原始》: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详绎而自得其妙焉。
(3)参悟蕴含情感
①劳动的欢快
“芣苢”的文化含意
②对子嗣期待的喜悦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劳作天地美
《芣苢》(《诗经?周南》)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自然孕育万物,万物奉献自我,以供人类生活之用。
自然界的万物如此重要,自认应当予以保护,尤其是在
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诸如青藏高原,因为,那里的
物种一旦消失,恐怕就是永远。
有这么一个人,克服困难,收集物种,保护物种,为的是为物种备份。他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千万苍生。”
他就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2.《
“探界者”钟扬》(人物通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钟扬

“探界者”钟扬》(人物通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火一般的生命激情,光一般的劳动情怀
主要内容
人物特点
作者立场和态度
引言
在最高处发现拟南芥
崇敬
①“英雄”少年
仰慕“英雄”
自强不息,勇于跨界
佩服
②种子达人
攻坚克难,目光长远
仰慕、学习
③科学队长
科普种子的故事
认可
④“接盘”导师
爱护学生,甘当人梯
欣喜
⑤生命延续
物种对人生的作用
惋惜、追念

“探界者”钟扬》(人物通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火一般的生命激情,光一般的劳动情怀
主要内容
人物特点
作者立场和态度
引言
在最高处发现拟南芥
战胜禁区,多彩人生
崇敬
①“英雄”少年
仰慕“英雄”
自强不息,勇于跨界
佩服
②种子达人
采集青藏高原物种
攻坚克难,目光长远
仰慕、学习
③科学队长
科普种子的故事
诗意描绘,文采飞扬
认可
④“接盘”导师
打造种子采集团队
爱护学生,甘当人梯
欣喜
⑤生命延续
物种对人生的作用
甘为先锋,牺牲自我
惋惜、追念
(3)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他心中有一种大我,唯独没有他自己。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立心天地厚
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的物种,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但是,更多的时候,却需要人类的协助,种子才能发芽,才能结果。这时,种子和它的果实,便有了另外一个名字——
粮食
麦子,就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播种、浇水、收割、晾晒、入仓,一系列的劳作,充满着艰辛,但也不乏快乐。不信,你看——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古代律诗)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宋)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1)读懂诗句
(2)参悟情感
抒发了对诸孙的感谢与喜欢之情,以及浓浓的亲情之乐,令人倍感温馨。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劳动亲情乐
如果运用自然选择来种出小麦,虽有人们的劳作,但由于种子基因的退变,其粮食产量也不会太高。如果有人能够在物种自然进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造出新的物种,从而保证人们的粮食安全,那就是创造性地耕耘了。
有这么一个人,他创造出了新的物种,解决了“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他就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4.《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通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当代神农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通讯)
主要内容
人物特点
作者立场和态度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眼光敏锐,立志创造
崇敬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科学设想,结合实际
认可、欢欣鼓舞
事实
是科学家的空气
反驳“三不稻”指责
仰慕、学习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超越自我,造福人类
仰慕、赞颂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享受田园之美,创造农艺之乐
《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通讯)
主要内容
人物特点
作者立场和态度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眼光敏锐,立志创造
志存高远,挑战权威
崇敬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创设理论及实现途径
科学设想,结合实际
认可、欢欣鼓舞
事实
是科学家的空气
反驳“三不稻”指责
理性坦然,捍卫真理
仰慕、学习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追逐梦想,渐成事实
超越自我,造福人类
仰慕、赞颂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享受田园之美,创造农艺之乐
《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通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的两个梦想:“一愿世界无饥荒,二愿禾稻能乘凉”
《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通讯)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创造乐陶然
六、劳动是什么?(诗意理解)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形象、诗化的语言,使得相对枯燥的新闻更加富有文学性,更加引人。
《“探界者”钟扬》
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命运。
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
劳动是什么?(诗意理解)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篇目
主题
劳动是什么?
《芣苢》(《诗经》)
劳作天地美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劳动亲情乐
《“探界者”钟扬》
立心天地厚
《喜看稻菽千重浪》
创造乐陶然
内容小结——请结合作品内容,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绘。
示例:《芣苢》
1.劳动是什么?劳动是采摘芣苢的妇女脸上红润的笑颜,是为子孙升起炊烟的喜悦而羞涩的期盼。
2.劳动是什么?劳动是平原绣野间的悠悠农女歌,劳动是卷起布衣裙、袺襭满芣苢的劳作影。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篇目
主题
文体
艺术手法
类型
《芣苢》
劳作天地美
古诗
场面
《“探界者”
钟扬》
立心天地厚
人物
通讯
?人物
《文氏外孙
入村收麦》
劳动亲情乐
古代
律诗
?场面
《喜看
稻菽千重浪》
创造乐陶然
人物
通讯
?人物
七、文学作品如何表现劳动场面、劳动人物的?
文学作品如何表现劳动场面、劳动人物的?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篇目
主题
文体
艺术手法
类型
《芣苢》
劳作天地美
古诗
直接描绘劳动,重章叠句
场面
《“探界者”钟扬》
立心天地厚
人物
通讯
典型意义事件,细节刻画
?人物
《文氏外孙
入村收麦》
劳动亲情乐
古代
律诗
侧面烘托描绘劳动
?场面
《喜看稻菽千重浪》
创造乐陶然
人物
通讯
典型意义事件,细节刻画
?人物
专题任务一:“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艺术手法
两篇“人物通讯”如何表现劳动人物的?
(1)新闻与“人物”通讯的差异
人物通讯是以描述人物为核心的新闻稿件。它介绍人物的典型事迹、成长过程和精神面貌。
联想——
编年体史书
vs
纪传体史书
新闻“速朽”——人物通讯“不朽”:新闻价值,超越时空
(2)人物通讯的创作、评价标准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
人物
通讯
真实性
时代性
导向性
①人物事迹真实
选材角度
①作者立场态度
②细节描绘真实
②体现时代精神
②作品语言风格
(3)创作手法
①标题要紧扣人物特点
②主线(结构层次)
横向结构(立体多维)vs
纵向结构(先后单一)
——匹配意图、凸显人物
③典型故事
概括叙述
vs
强调细节
——匹配受众、凸显人物
④语言特点
质朴
vs
煽情
——匹配受众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八、课堂总结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从《左传》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谆谆教诲,到《诗经》中“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再到《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具体劳作……
劳动,已经浸入我们的血脉,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不曾半步离开。
劳动,有着艰辛、困苦的一面,但更充满着耕耘的幸福与自豪,充满着创造的乐趣与诗意。
想想吧,在天地间耕耘,随着四季变换着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的体会呀!
请我们在《渔歌》(厦门六中视频)中进一步体会劳动的诗情画意,体会劳动之美。
九、布置作业
阅读《杂交水稻之父》,与《喜
看稻菽千重浪》进行比较,看看有何
异同。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
学习任务
学习板块一: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4课时——预习3/讲析1)
——《芣苢》《“探界者”钟扬》、《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喜看稻菽千重浪》专题学习
学习板块二:雕琢方寸间,匠心天地宽(3课时——预习2/讲析1)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人物通讯)、《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新闻评论)专题学习
学习板块三:优秀有标准,新闻在身边(2课时——标准1/写作1)
——确定优秀新闻标准。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思考。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劳动者
耕耘天地间,创造乐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