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娲造人导学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女娲造人导学案(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0 16: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女娲造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感知女娲的形象特点。
2.体会并学习本文想象手法的运用。
3.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热爱祖国的文化。
【学习重点】
1.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感知女娲的形象特点以及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2.学习运用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学习难点】
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关于神话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特点:①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②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③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女娲(
)??
澄澈(
)(
)??
掘起(

?
掺和(
)??
莽莽榛榛(
)(

踪迹(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
绵廷(

开僻(

气慨(

兴高彩烈(

3.填空。
(1)????????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
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选自?????????,是
?????(谁)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课堂探究】
一、与《风俗通》对照,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对照课后阅读提示中《风俗通》里的短文,在课文中画出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进行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
3.默读这些内容,同学们看看哪些地方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二、合作探究,释疑解难。
4.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5.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6.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7.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请简要分析女娲的形象。
课堂小结:课文通过大胆新奇的想象,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位神通广大、勤劳、智慧、伟大的女娲形象且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后作业】
一、课内语段阅读。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
D???
,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点字
略睡一睡(???)???疲倦不堪(????)
绝妙(??
)?????
幽光(???)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A、
?????????B、???
????C、????
????D、
?????E、?????
?????????
3.第①段画线句属于
???????描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二、改写神话故事
6.仿照课文的写法,请同学们展开大胆、合理、新奇的想象,选择一则我国古代神话改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wā
chéng
chè
jué
chān
mǎng
zhēn

2.廷—延
僻—辟
慨—概
彩—采
3.(1)神话
想象
幻想
(2)《神话故事新编》
袁珂
神话
女娲造人
【课堂探究】
1.复述略。
2.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喜的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作者的评述。
3.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象力。女娲造出小人后,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小人获得生命后的欢欣鼓舞的场面,小人开口喊“妈妈”以及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还有女娲给小人取名叫“人”,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女娃的人性化描写,作者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感情、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女娲作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至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
4.因为天地间荒凉寂寞,女娲想为天地间添一点生气。
5.
女娲先是用黄泥掺水揉团的方法造人,但这种方法比较慢,自己疲惫不堪。后来她改用枯藤搅泥浆挥洒泥点的方法造人,简单省事,造出了更多的人。
6.女娲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
7.女娲是神,女娲更是人。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她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和创造力。
【课后作业】
1.大致、简单?
忍受,能支持?
极、极端的?
幽暗
2.⑤




3.景物?
表现出女娲造人工作的辛苦。
4.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表现了女娲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
5.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这句话从小人诞生后快乐的动作和语言可体现出人类诞生的喜悦。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