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基于“双减”下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三维度精准设计】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基于“双减”下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三维度精准设计】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0 09:47: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知识点0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

2.文明的发源地:
(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现)。
3.早期文明遗址:

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
,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强盛: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知识点02
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2.内容:
第一等级是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是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
”-----
,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与义务
1.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管祭司、掌握神权
2.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4.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世代相袭。低等级的
人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通婚。
2-
知识点0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2.创始人:
,后来被称为“

3.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宣扬“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传播:
(1)
后,
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


等国。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


等国。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
;②
——严格的等级制度;③
5.四大文明古国
古国
时间
大河流域
文明象征
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新月沃地”)
《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古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黄河、长江流域
分封制
【温馨提醒】
1、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都兴起于大河流域;都以农业为主;都建立起奴隶制度。
2、人类早期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帕特农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C.公历的产生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2.下列是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关于文明古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1文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②图2文明的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
③生活在图3该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印关系是未来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B.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
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4.下图中的“?"处应填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知识点二
森严的等级制度
【重难点】
5.“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
A.社会等级森严
B.佛教传播广泛
C.奴隶制度发达
D.人际关系和睦
6.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祭司宣扬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手、腿、脚分别造出了社会上从高到低的四个阶层。下列能正确反映这种等级制度的是
A.
B.
C.
D.
7.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下列有关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种姓和低种姓几乎都隔离而居
B.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手中接过食物和酒水
C.各种姓实行内部通婚
D.下一等级能从事上一等级所从事的职业
8.“贱民不得在公用的水井中汲水,不准进印度教庙宇。不准用公用渡船和道路……个别地方贱民要在外出时一面走一面敲木板,以警告别人,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
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9.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
D.首陀罗经营自家店铺
知识点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0.在中国名著《西游记》里经常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你知道这些称谓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1.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
B.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12.(2020年湖南张家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能力点一
古印度文明
【易错点】
1.对下图亚非文明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B.②-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C.③-恒河流域-种姓制度
D.④-长江流域-民主制度
2.“公元前6世纪,在北印度,随着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提出“众生平等,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
B.种姓制度推动了古印度佛教的创立
C.商人阶层是古印度佛教的主要信徒
D.佛教的出现打击了古印度种姓制度
3.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图片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4.(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D.②③④
能力点二
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重难点】
5.(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6.《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侮辱刹帝利,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这反映了在种姓制度下印度各等级
A.职业分明
B.宗教权利不平等
C.世代相袭
D.法律地位不平等
7.下图是《印度简史》中的漫画“最高贵之人”:图中“最高贵之人”在印度的等级应是
刹帝利
婆罗门
吠舍
D.首陀罗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受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受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受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一头母牛。
材料三:2018年2月14日,在新德里北部的斯瓦普纳加贫民区,人们发现了19岁女孩阿莎·塞尼和她的21岁的丈夫尤盖什·库马尔的尸体……杀害这一对青年人的正是阿莎·塞尼的父亲苏拉吉·塞尼和叔父奥姆·普拉卡什。令人吃惊的是,两名凶手在被捕后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和悔意,反而如同立了大功一样,理直气壮地对外界表示,他们是为了维护“家族和宗教的荣誉”而对自己的女儿以及她的丈夫采取“荣誉处决”的。阿莎和她的丈夫尤盖什,他们虽然都是低等种姓,但按照种姓的划分,尤盖什的种姓比阿莎还要更低,他们结婚也就是犯了“逆婚”的教规。因此,阿莎的父亲不顾亲情和人性,宁肯杀了自己的女儿,也绝不允许她嫁给一个更低等级种姓的男子。
(1)材料一图片显示的是哪种制度?依据图片,指出哪两个等级是统治阶级。
(2)依据材料,分析指出种姓制度维护了谁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造就了什么影响。
(3)结合以上时政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种姓制度对今天印度社会生活的影响。
素养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史料实证
1.如图是位于印度中部的拘尸那揭罗遗址,传说释迦牟尼在那儿坐化。据新罗(今朝鲜)人慧超记载……常有禅师来打扫。每年8月8日,僧尼道俗都到那里,举行盛大隆重的法会。根据推断,该遗址与哪一宗教有关
犹太教
基督教
佛教
D.伊斯兰教
素养点二
佛教的创立与传播——时空观念
2.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课前预习记录: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精准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有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知识点0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文明的发源地: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现)。
3.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强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知识点02
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与义务
1.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管祭司、掌握神权
2.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4.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
知识点0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传播:
(1)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③佛教
5.四大文明古国
古国
时间
大河流域
文明象征
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新月沃地”)
《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古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黄河、长江流域
分封制
【温馨提醒】
1、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都兴起于大河流域;都以农业为主;都建立起奴隶制度。
2、人类早期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帕特农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C.公历的产生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后被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得名阿拉伯数字,D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A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B不符合题意。公历的产生与古印度无关,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下列是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关于文明古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1文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②图2文明的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
③生活在图3该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华氏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都城,印度由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图2是古埃及文明,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图3是古巴比伦文明,这的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这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中印关系是未来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B.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
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为了反对种姓制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中亚的雅利安人进人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表述正确,故ABC不合题意。故选D。
4.下图中的“?"处应填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佛教是古印度的文明,故B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是金字塔,古希腊文明是奥运精神,古罗马文明是十二铜表法,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二
森严的等级制度
【重难点】
5.“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
A.社会等级森严
B.佛教传播广泛
C.奴隶制度发达
D.人际关系和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社会等级森严,A正确;佛教传播广泛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B排除;题干反映的是种姓制度而不是奴隶制度发达,C排除;种姓制度导致印度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人际关系和睦,D排除。故选A。
6.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祭司宣扬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手、腿、脚分别造出了社会上从高到低的四个阶层。下列能正确反映这种等级制度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所以能正确反映这种等级制度的是B,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下列有关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种姓和低种姓几乎都隔离而居
B.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手中接过食物和酒水
C.各种姓实行内部通婚
D.下一等级能从事上一等级所从事的职业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的形成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有关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D,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8.“贱民不得在公用的水井中汲水,不准进印度教庙宇。不准用公用渡船和道路……个别地方贱民要在外出时一面走一面敲木板,以警告别人,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
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答案】C
【解析】根据“贱民”“
不准进印度教庙宇”、“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包括祭司、贵族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也就是奴隶。C符合题意;ABD项都与印度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
D.首陀罗经营自家店铺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古印度建立“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B选项符合题意;古印度建立“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A选项不符合题意;古印度建立“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C选项不符合题意;古印度建立“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0.在中国名著《西游记》里经常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你知道这些称谓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西游记》经常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A符合题意;BCD项宗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择A。
11.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
B.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答案】A
【解析】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由中国传播到朝鲜、日本,A符合题意;罗马帝国扩张的起点是罗马,B不符合题意;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C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的起点是马其顿,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2020年湖南张家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解析】考查点:佛教。解题思路:紧扣“公元前6世纪创立”结合佛教的创立时间回答。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词语来源于佛教,故A符合题意;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排除B;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排除C;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排除D。故选A。
能力点一
古印度文明
【易错点】
1.对下图亚非文明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B.②-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C.③-恒河流域-种姓制度
D.④-长江流域-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知,③是恒河流域,古印度诞生与恒河流域,文明成果是种姓制度,C符合题意;①是尼罗河流域,其文明成果是金字塔,A排除;②是两河流域,其文明成果是《汉谟拉比法典》,B排除;④是长江流域,实行的是封建专制,D排除。故选择C。
2.“公元前6世纪,在北印度,随着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提出“众生平等,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
B.种姓制度推动了古印度佛教的创立
C.商人阶层是古印度佛教的主要信徒
D.佛教的出现打击了古印度种姓制度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可以看出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佛教与种姓制度的关系,排除BD;材3.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图片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和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B正确;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王国人使用的文字,A排除;克里特岛宫殿遗址是希腊爱琴文明的表现,C排除;《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D排除;故选B。
4.(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古代印度人发明0到9的数字。被阿拉比人传入西方,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①②④符合题息:《马可波罗行纪》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记载中国人的社会风情,不是古代印度文明成就,
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能力点二
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重难点】
5.(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中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能通婚等,A正确;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排除B;城邦制度存在于古希腊时期,排除C;封君封臣制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排除D。故选A。
6.《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侮辱刹帝利,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这反映了在种姓制度下印度各等级
A.职业分明
B.宗教权利不平等
C.世代相袭
D.法律地位不平等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摩奴法典》”“婆罗门侮辱刹帝利,罚款50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可知,婆罗门侮辱不同等级的罚款不同,这反映了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各等级法律地位不平等。故D符合题意;职业分明,在材料中未涉及职业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宗教权利不平等,在材料中未涉及宗教权利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印度各等级世代相袭,与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下图是《印度简史》中的漫画“最高贵之人”:图中“最高贵之人”在印度的等级应是
刹帝利
婆罗门
吠舍
D.首陀罗
【答案】B
【详解】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故B正确,排除ACD。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受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受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受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一头母牛。
材料三:2018年2月14日,在新德里北部的斯瓦普纳加贫民区,人们发现了19岁女孩阿莎·塞尼和她的21岁的丈夫尤盖什·库马尔的尸体……杀害这一对青年人的正是阿莎·塞尼的父亲苏拉吉·塞尼和叔父奥姆·普拉卡什。令人吃惊的是,两名凶手在被捕后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和悔意,反而如同立了大功一样,理直气壮地对外界表示,他们是为了维护“家族和宗教的荣誉”而对自己的女儿以及她的丈夫采取“荣誉处决”的。阿莎和她的丈夫尤盖什,他们虽然都是低等种姓,但按照种姓的划分,尤盖什的种姓比阿莎还要更低,他们结婚也就是犯了“逆婚”的教规。因此,阿莎的父亲不顾亲情和人性,宁肯杀了自己的女儿,也绝不允许她嫁给一个更低等级种姓的男子。
(1)材料一图片显示的是哪种制度?依据图片,指出哪两个等级是统治阶级。
(2)依据材料,分析指出种姓制度维护了谁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造就了什么影响。
(3)结合以上时政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种姓制度对今天印度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
(2)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3)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如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的自由;影响印度人民间的团结,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影响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印度近代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
素养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史料实证
1.如图是位于印度中部的拘尸那揭罗遗址,传说释迦牟尼在那儿坐化。据新罗(今朝鲜)人慧超记载……常有禅师来打扫。每年8月8日,僧尼道俗都到那里,举行盛大隆重的法会。根据推断,该遗址与哪一宗教有关
犹太教
基督教
佛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传说释迦牟尼在那儿坐化”,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佛教,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逐渐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C正确;犹太教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古老宗教,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兴起于罗马帝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ABD排除。故选C。
素养点二
佛教的创立与传播——时空观念
2.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答案】D
【详解】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应是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发源地是古代印度。图片地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是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是基督教的诞生地,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课前预习记录: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精准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有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