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0 08: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高二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某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衍,人类努力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生活,人类的基本生活来源更多地依赖农耕和畜养。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②出现了社会分工、物品交换与贸易
③农耕定居推动了聚落的形成
④西亚居民培植出了大麦、玉米和小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A.
7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
B.
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
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
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在其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下列史事中能用来说明此观点的是(

①在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种,有约1/3的品种源自美洲????
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③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④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大量增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资本论》书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
B.
“肮脏的东西”包括了黑奴贸易
C.
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
社会的发展必须反对资本的扩张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
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
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
约3600
75%
25%
美国(1850)
约2300
87%
13%
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小
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③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向城市迁移
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未开始工业化进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
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B.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
C.
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
资产阶级即将要退出历史发展舞台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经济危机期间……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这一问题
A.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政策原因
B.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
表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
被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

A.
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
B.
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
C.
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在现代术语中,殖民主义不仅仅指派遣殖民者在新土地上定居,也指建立一个能够使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结构。他们控制殖民地的手段包括(

①控制殖民地的内政外交?
??②将殖民地的经济融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
③在殖民地推广欧洲文化
???④引进欧洲的商业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六天,确定最低工资,实行女工和童工保护制,劳工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等。这表明1917年墨西哥宪法(

A.
为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进步奠定了基础
B.
为墨西哥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创造条件
C.
反映了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D.
彻底废除了墨西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下列对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
A.
皇帝制度的建立、异族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下面是一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
?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
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B.
协约国经济在所有领域全面超越了同盟国
C.
协约国生铁、媒、钢产量稳步上升
D.
军需品产量变化和协约国阵营的变化相关
如果欧洲在20世纪的战争里没有四分五裂,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将其传播到俄国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可能就是欧洲的普通思想,而不会对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说明(

A.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
B.
欧洲战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要条件
C.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
D.
先进思想应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魅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下列属于“凭着一把盐“这一历史事件影响的是(  )
A.
英国殖民当局继续高压统治而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B.
英国殖民当局被迫改变策略而撤销取缔国大党禁令
C.
英国首相随后派出使节同甘地等商谈印度自治问题
D.
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A.
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
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
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
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并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构成上述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B.
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C.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D.
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
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知
A.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
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
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D.
农业问题成为制约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着更大的贡献。下列项中,可以作为依据的是(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②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变革
③全面启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树立合作共赢的典范
④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倡导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理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次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由于英国试图保持“帝国特惠制”“英镑区”及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两次申请均被否决。在第三次申请加入谈判后,1973年英国终于进入欧共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英国政治地位不断上升
B.
美国对英国的控制力强化
C.
欧共体实现了货币统一
D.
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美国战略学家塞缪尔·菲利普·亨廷顿认为:未来战争将不再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进行,而会在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在不同文明的断层线上展开,将来西方文明所面对的敌人就是儒教与伊斯兰教的联盟。这一观点着重强调了
A.
世界多极化将导致国际冲突不断
B.
文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C.
冷战结束后世界大战不可能发生
D.
西方文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经济区域化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B.
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
C.
“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
和平与动荡并存,影响世界形势
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下列情况,与沃勒斯坦的话相近的是(  )
A.
警告各国不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B.
民族主义膨胀加剧了世界动荡
C.
和平崛起是实现强国的最佳途径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必然失败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
A.
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
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
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
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
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孟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继发生。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
: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
,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
全球化使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东西方国家的命运也迥然不同。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全球互动只会越来越剧烈,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与民族来讲,文化全球化则可能成为强势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近两年来,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冲突、分配不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
?
?
?
?
?
?
?
?
?
?
?
?
?
?——整理自韩雅楠《论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等
据材料,指出“逆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
答案
1.A
2.D
3.D
4.D
5.D
6.A
7.A
8.B
9.C
10.D
11.A
12.D
13.D
14.D
15.B
16.B
17.B
18.D
19.D
20.D
21.B
22.D
23.D
24.A
25.(1)特点: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不久后走向衰落。
(2)变化: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
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也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
26.(1)认为应废弃资本主义到承认资本主义有较强的生命力。依据:欧美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普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落后国家也能建成社会主义。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7.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贫困、冲突、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影响: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