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白鹅》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教材分析
《白鹅》是第4单元的首篇课文,丰子恺先生以他娴熟、风趣的笔调,采用了多种恰当的写法,将白鹅的形象描绘得十分具体、传神。上好本课,能使学生在后面几课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习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方法。
难点:1、学生对白鹅的了解可能不多,它将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突破方法:
1、 通过录像将白鹅展示给学生。
2、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由词句去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白鹅》这篇课文,你们觉得丰老先生写了一只怎样的白鹅呢?(高傲、架子十足、傲慢……)
(板书:高傲的)谁能说说高傲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平时喜欢那种特别骄傲、自以为了不起而又瞧不起别人的人呢?(不喜欢)作者说,那只白鹅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在告诉我们他讨厌白鹅吗?(不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研究这个问题,细细地品味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高傲为什么还惹人喜爱呢?
二、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边读边思考,把能体现白鹅高傲的语句画出来。
2、在不太明白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做上记号。
三、品读赏析
围绕鹅的高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叫声、步态、吃相)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后,说说作者写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读画出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赏析。
1、白鹅的叫声
(1)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圈出描写白鹅叫声的词语。
(郑重严肃、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学生读词,教师指导学生用声音与表情把词的意思读出来。
(3)引导学生当一回“鹅语”小翻译。
当白鹅正在为主人看守门户时,发现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好像在说:“ ——————————————————————。”
(4)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你体会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出鹅的高傲与尽职。
2、白鹅的步态
(1)学生读描写白鹅步态的的句子。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2)学生表演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地走路。
(3)课件播放白鹅走路的录像,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白鹅的步态。
引导学生一边想象鹅就在眼前迈着方步,大模大样地走路,,一边来读这个句子。
(4)学生质疑:什么是净角?(学生自由交流)
当你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怎么办?
(出示净角出场的录像)
这就是迈着方步,这就是步态从容、大模大样。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3、白鹅的吃相
(1)、学习鹅的吃法
读后说一说鹅吃什么?怎么吃?
你认为哪两个词最能体现鹅吃饭时的高傲吗?(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你们以前见过“三眼一板”这个词吗?那你见过类似的含有“板、眼”的词语吗?(教师讲解:我们平时说某个人做事“有板有眼”或“一板一眼”,板和眼都是戏曲音乐中的节拍,教师演示节拍:一板一眼和三眼一板,三眼一板是最稳定最慢的一种,在课文中用来说鹅吃饭非常有条理,且从不改变。)
我们看看鹅吃饭是不是这样?谁想读?(生读)老师给你起个头:“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
读着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2)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被它的邻居——狗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场“狗偷吃,鹅追咬”的好戏。
学生自主交流、朗读那些有趣的句子。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写鹅老爷叫声的词语。
体会写叫声的词语:
厉声叫骂是鹅老爷对谁的叫?仿佛在大声说什么?昂首大叫呢?(对谁叫什么?)你觉得哪个词更能体现鹅的高傲?
(昂首大叫,冲着人发脾气,连主人都敢责备。)
面对这只鹅,丰老先生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真是架子十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引导学生从这些明贬实褒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丰子恺先生家里的这只白鹅就是如此的高傲,丰老先生对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课外拓展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吧?请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写下来。老师相信,只要你们仔细观察,用心写作,你们的文章一定会很精彩!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依托文本,借助媒体,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升华。
本课时设计的特点是:以白鹅的“特点”为主线,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导与学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和谐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学习活动多形式、多功能,让课堂充盈生命活力。
1.边读边勾画能表现出白鹅特点的语句,有选择地展开想象、写批注,既能培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又能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
2.引导从字面深入内涵体会作者情感,培养思维品质,让学生体悟读书方法。
3.在观看录像、表演及评价中,使学习语言变静止为动态生成,富有个性化、立体化。
4.引导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明贬实褒的写法等等。
二、遵循规律,讲求实效,重训练,也重发展个性。
我的教与导主要在如下方面:
1.遵循编者的意图,在一、二自然段中,让学生找出与全篇课文有联系的词句,并说明原因。目的是让学生从中了解白鹅的特点,感悟重点句及过渡段在课文中的作用。
2.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了解课文怎样具体写白鹅的特点。内容不同,我引导用不同的学法学习;“叫声”部分引导从似乎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独自展开想象,使学生从形态、声音去理解,感受用词的生动性;“步态”部分,则通过朗读、表演、观看录像,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及描写的生动、风趣。“吃相”部分则由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指导相结合。
1、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指导学生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
2、在品读感悟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并巧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的。
3、学以致用,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写下来。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由于前面某些环节处理得过于细致使后面时间不够。
2、学生读“大模大样”时,多次没有把“模”字读准,但我没有及时给予纠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