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面向学生:初中生
学科:语文
教材版本:部编版初中语文
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本篇演讲词内容。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标出自然段。
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论据材料的使用上理解不到位。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论证思路。
2.学习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论据的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2.学习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论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文中经典语句“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引入职业。然后由“中国自古以来的职业文化就充满等级色彩,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导入“1922年,梁启超先生为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做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出示课题)。由此导入要学习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明确作者观点,区分论题与论点。
过渡语:这篇文章是梁先生面对即将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学生,作的演讲。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等作用,它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多媒体出示问题: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作者要传达给听众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标题《敬业与乐业》为什么不是论点?
【方法总结】:
论点表述要用判断陈述句;开门见山;简洁。
统筹梳理文本思路
(一)看全篇——环环相扣的论证思路
过渡语:梁启超先生是怎样证明他的观点的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过渡衔接句给这篇文章划分一下层次。
多媒体出示活动任务:
活动一:找一找
通读全文,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过渡衔接句给这篇文章划分一下层次。
明确:?
提出问题: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方法。(1)
分析问题: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3、4、5)
?????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6、7?)
?????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8)
解决问题:??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业(9)
总结:
一开始梁启超先生就阐明自己的观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作者在2到5自然段首先谈论了有业之必要,然后在6到7自然段谈论了要敬业,从什么是敬,为什么敬怎样做到敬这三方面对要敬业展开论述,在第八段从批驳做工好苦啊,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两个方面谈论了要乐业。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言简意赅的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论证过程非常严密。
【方法总结】
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紧抓住中心句、过渡衔接句梳理思路。
(二)看段落——层层递进的论证层次
过渡语:除了文章整体思路是这样的以外,还有一些语段也体现了严密的说理层次,如第6、7?自然段,在这两段中也有一些关键句或过渡联结句,请同学们暂停视频找出来,并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层层论证的。
(预设:推动论证或转换话题的过渡联结句:“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总结: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敬业,然后阐明为什么要敬业,最后阐明怎样才能做到敬业。这样说便于听众理解并接受演讲者有关“敬业”的观点。不仅符合对事理的认知规律,而且思路清晰,还能层层递进!
三、跳读学习论据
过渡语:明确了本文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后,我们来看文章用了什么材料规劝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业敬业乐业呢?
(一)道理论据
多媒体出示活动任务:
活动二:填一填
用下面的表格给文中引用的名言归类,并分析其使用特点。
名言
大意
出处
论述内容
正/反
主一无适便是敬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用心专一就可以达到目标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神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做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
明确:
名言
大意
出处
论述内容
正/反
主一无适便是敬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论语集注》
什么是敬业?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用心专一就可以达到目标
《庄子》
怎样做到敬业?
正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
曾文正
不敬业的害处
反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神
《庄子》
强调敬业的重要性
正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做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
《礼记》
分析:
这五句话都和要敬业这一观点相关。
(2)这些名言,有的在对观点进行阐释,有的在论述观点的价值和意义是在证明观点,有的是在对观点进行强调,并且这些名言角度不一,有从正面论述的,有从反面分析的,而且这些名言的流派很多,元化,有儒家的,有道家的。在论述,有业之必要时,还引用了佛家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3)作者的这篇文章是1922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是面对一群做职业准备的大学生的演讲,他们也有很深厚的学识储备。并且作者在引用名言后又尝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力求化身为浅,如在第三自然段引用孔子的两句话后,作者又用浅显的语言做了讲解。
总结:
这些话使得名言浅显易懂与理解,注意听众的感受,使得演讲格外恳切动人。可以说,先生既关注了特定人群,又关注了特定情境。看来,梁先生还真是特别会讲道理呢。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在文中引用的这些名言就称为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是指为了证明观点而引用的材料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中,名人名言、自然科学的原理和定律等。
【方法总结】
道理论据使用特点:扣合观点、丰富多元、体现作者风格修养、根据场合,对象恰当选择。
(二)事实论据
多媒体出示活动任务:
活动三:说一说
除道理论据外,先生还用很多事例来规劝大学生们要“有业敬业。”请加以概括,并分析其论证的内容。
【方法点拨】:
概括事例我们一般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法
示例1:
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总结:
作者举了当大总统的人,实实在在把当总统当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实实在在把拉车当正经事来做。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事并无高下,只要把事当正经事去做,就是合理的生活,就是神圣的职业。论证的是凡职业都是可敬的这一观点。
示例2: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它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总结:
作者没有介绍百丈禅师名称的由来,没有介绍他的禅宗修行,简单罗列他每日所做之事之后,又用三言两语介绍门生替他做事他不吃饭的例子。所举示例都是紧紧围绕他的格言“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来展开”,从而论证的就是有业之必要,也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这一观点,既扣合观点又简洁明了。
多媒体出示活动任务:
活动四:分一分
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在文中都举了哪些人的事例,所列举的人有什么特点?
明确:
百丈禅师、总统、拉车的、木匠、挑粪的。
当总统的、挑粪的——典型
当木匠的、拉车的——贴近生活
当总统的、拉车的、木匠、挑粪的——概括
百丈禅师——具体
总结:
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所使用的这些事例就叫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包括别人的事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这些事例鲜明生动,可以有力的证明作者的观点。
【方法总结】:
事实论据使用的特点:扣合观点、简明概括、典型多元、根据场合、对象恰当选择。
论据的使用注意事项。
梁先生不愧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在论述过程中,他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典型材料作为论据,有生活的事例,有典籍中的记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有古人的名言警句等,援引上古,进取诸身,融合儒道佛三家这些丰富精当的材料的运用,是说理具体生动,极有说服力。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议论性文章中论据的使用做如下归纳:在论据的使用中要注意扣合观点、多元典型、根据场合对象恰当选择。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写一写
结合你对论据使用特点的认识,找到一则证明本文观点的道理或事实论据,用凝练概括的语言将其写下来。
五、结束语。
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份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业。希望同学们也能敬业乐业。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分析论证
:有业(基础)
敬业(举例、引用)
乐业(对比、道理)
总
结
: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教学总结
《敬业与乐业》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节课教学主要想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论证思路。2.学习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论据的使用方法。3.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一是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二是学习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论据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四个环节四个活动贯穿整堂课,学生通过通读,跳读等阅读方式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归纳概括。
?
本次录课我做到了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上课的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设计更加精当,过渡语更加精心,语言更加精炼,基本没有废话,能够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有效地启发引导,巧妙地解决问题。
当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