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练习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 《练习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0 06:1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七》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时
【复习目标】

1
题帮助学生巩固寻找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2
题借助直观图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题侧重运用约分的知识直接解决问题。

4
题帮助学生巩固应用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直接判断。
第6题鼓励学生再次经历寻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第9题鼓励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解决问题。
第11、12、13题鼓励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自己对题意,相关知识的理解来解决题。
【教学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第
1
题:在12的因数上画“○”,在30的因数上画“△”。
分析: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找12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答案: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最大公因数是6。
二、第
2
题:跳一跳,圈一圈。
呱呱每次跳4格,咚咚每次跳5格,它们都从“0”开始跳,它们下一次跳到相同的数是多少?
分析:通过数线图帮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答案:20
三、第
3
题:投篮。
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察学生约分的知识。
答案:约分后得到的分数有、、、、;
约分后为的有
师生小结:数据较多,做题的时候注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第4题.把下面分数填入合适的圈里,并与同伴交流。
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和通分后比较;另一种是根据等于的分数,分子大小是分母一半的特点进行比较。
答案:比小的分数还有
师生小结:要能灵活应用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五、第6题.把50以内5和6的倍数、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圈内,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分析:此题是让学生通过列举法找出50以内5和6的最小公倍数,并能正确填写在韦恩图上。
答案:
六、第9题: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再比较每组题商的大小。
分析:本题是考察学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进行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有不同的方法,第一小题可以找
答案:
七、第11题:
分析:这题考察倍数关系和分数关系,重点是要找到标准量。
答案:
师生小结:不管是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还是几分之几,都需要找准标准,把标准看做1份,这样就能算出另一个数与这个标准的倍数关系了。
八、第12题:
分析:此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可以把这样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答案:
九、第13题:
分析:此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铺的是正方形地砖,也就是说方砖的边长都相等。要求铺得既整齐又节约,就是要求方砖铺得既没有缝隙,也没有剩余。并示例可以如何铺,同时,地砖的边长要求整分米数,那么地砖的边长应是30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即地砖边长为30和24的公因数,24和30的公因数有1,2,3,6,所以所以可以选边长是1dm、2dm、3dm、6dm的方砖。
答案:可以选边长是1dm、2dm、3dm、6dm的方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