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熔化和凝固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度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熔化和凝固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度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0 14: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熔化和凝固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严寒的冬季,有时会在屋檐下看到冰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凝固放热
B.凝固吸热
C.熔化放热
D.熔化吸热
2.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熔点较高
B.没有固定熔点
C.凝固点较低
D.凝固点较高
3.近几年来,北海市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如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这一熔化过程的图像是(  )
A.
B.
C.
D.
4.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食盐、松香
B.萘、冰、石英
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
5.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蜂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6min
时是固态
B.甲在ab
段不需要吸热
C.甲是海波,乙是蜂蜡
D.甲和乙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6.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象反映的是非晶体凝固图象
B.t2.t3时刻物体温度相等,内能相等
C.凝固过程中放热但物质的温度不变
D.相较于t3时刻,t2时刻分子运动更剧烈
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C.海波是非晶体
D.海波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
8.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奇物质”是晶体
B.“神奇物质”在55℃时一定是固液态共存
C.“55℃保温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神奇物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
9.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的水,现将温度为-10℃的一小块冰(质量远小于水)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B.水和冰的多少都不变
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D.水减少,冰增加
10.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据此现象,下列关于金属镓判断正确的是(  )
A.熔点低于手的温度
B.熔化需要放热
C.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D.可用来制作餐具
二、填空题
1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_。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12.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___(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
13.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一处著名景点,每年冬天的景色更为别致,两岸流水结冰形成大面积“冰挂”(如图),中间则是咆哮翻腾的河水,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冰挂是由于水在沿岩石向下流动过程中因气温降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4.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5.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的情况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是_____热过程。
16.监测发现,铁锭熔化过程的温度保持在,这说明铁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称为铁的______点。
17.图是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仿真汽车模型,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固态金属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通过打印机打印成汽车固体模型。在此过程金属先______,后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在现代建筑中有一项新技术,即在蜂窝状的墙体中放入一些特殊的蜡丸,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这些蜡丸熔化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得室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19.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______℃,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选填“水”或“冰”)的冷却效果较好。这是因为______。
20.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通常情况下:
物质名称
固体水银
固体酒精
固体煤油


熔点/℃
-39
-117
-30
1083
1515
(1)酒精在-113℃时是______态;
(2)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90℃,在那里可以用______温度计;
(3)铜块掉入钢水中______熔化。(填“会”或“不会”)
三、解答题
21.小刚同学用图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当时的室温是20℃)。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4
-2
0
0
0
0
1
2
3
物态
固态
固态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液态
液态
液态
(1)小刚在使用温度计时的错误是:_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冰在第1min时是否开始熔化?
你判断的结果是:______;
写出判断依据:______;
(3)小刚实验时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该物质熔化时是否在吸热?
你判断的结果是:______;写出判断依据:______。
22.在学习熔化时,聪明的小明想到冬天道路维护人员经常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除冰。据此,他觉得冰中含盐可能会影响冰的熔化,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分别用同样多纯水和盐水制得纯冰和含盐的冰;
(2)用纯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6
-4
-2
-0
0
0
0
2
3
4
(3)将含盐冰放入如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某一试管,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若要使实验时效果更好些,应选用______(大冰块/碎冰块),仪器安装应该______(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且最好不用选用______(甲/乙/丙)装置来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
(4)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含盐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由此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②综合分析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______(选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③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中的现象,提出一个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
答案
1.A
2.C
3.B
4.B
5.C
6.C
7.C
8.B
9.D
10.A
11.熔化
凝固
保持不变
12.A
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3.凝固
14.降低
15.凝固

16.是

17.熔化
凝固
18.吸热19.非晶体
0


20.液
酒精

2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因为第1min冰是固态的

因为室温高于冰的温度,冰可以在空气中吸热
22.碎冰块
自下而上

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冰块熔化太快,不便观察和记录

有固定的熔点
降低
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