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汽化和液化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冒
B.地膜种植
C.把新鲜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D.把辣椒挂起来
2.夏天,出汗的人用扇子扇风感到凉快,用扇子扇一支干燥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
A.示数降低
B.示数升高
C.示数不变
D.示数先降低后升高
3.小明同学口渴了,跑到厨房只看到了一壶刚烧开的热茶,正冒着“热气”,于是就从冰箱拿出一瓶冰冻的饮料,发现饮料瓶周围在冒着“冷气”.对这两种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液化现象?????????????????????????????????????????????????????
B.都是汽化现象
C.“热气”是液化,“冷气”是汽化
D.“热气”是汽化,“冷气”是液化
4.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来的风温度较低
B.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
C.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6.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7.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后液化
8.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流下烛泪
B.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C.
隆冬时节河面结冰
D.
刚出笼包子冒“白气”
9.很多同学喜欢吃火锅,如图所示,小明在煮鸳鸯火锅时观察到红汤比清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汤的沸点一定比清汤的沸点低
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增加了热量散失
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10.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二、填空题
11.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
和________.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在深秋的夜间,由于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当气温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_______,在空气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
13.理发店里用一种电吹风,它吹出的热风能使头发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很快蒸发掉的原因是 ________?.
14.小孩发烧时,常用凉湿毛巾敷在额头上通过水分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吸收体表热量,起到降温作用.
15.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分布有一定规律。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______,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加快水分蒸发,蒸发时会_______,以适应高温的环境。
16.密闭的烧瓶中有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部分空气,观察到水又沸腾了,这个现象表明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______(选填“越低”、“越高”或“不变”)。若此时瓶内气压为0.8个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______(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00℃。
17.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即把氯乙烷(通常情况下是气态)采用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对准损伤处喷射,氯乙烷在皮肤上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大量的热,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
18.喝开水时感到水烫嘴,通常向水面吹气,并看到水面冒着“白气”。这“吹气”是为了______,使水蒸发吸热加快,水的温度就降低得快些;这“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而成的。
19.一次性打火机里的液体燃料丁烷在常温下呈气态,有人称其不小心将打火机破碎在口袋中,致使身体冻伤,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通过观察图所示的“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的场景,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_____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其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B.
C.
D.
三、解答题
21.“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是诗人杜甫对秋季夜景的描写。秋天的夜晚,泉水沿石壁流下,旁边的青草上结满了露水,请分析说明露水形成的原因。
22.如图所示,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时(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却不会沸腾,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23.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的装置图。小明和小华从甲图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①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在固定图甲中铁圈和铁夹过程中,应该先固定______;
②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热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小明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小明选择的是______(A、B、C)套装置;
(2)小明在对水加热时,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记录,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0
93
95
96
97
97.5
98
98.5
99
99
99
(3)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确定此水的沸点为______℃。沸腾时继续______,温度不变;
(4)实验并观察现象,当加热到第9min
时,观察烧杯中的水,现象为图丙所示,此现象说明了沸腾的一个不同于蒸发的特点是______。
24.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观察研究水蒸气的液化。
(1)装配实验装置时,铁架台的高度应依据______(选填“酒精灯”或“烧瓶”)的来调节,以保证用酒精灯的______加热;放置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烧瓶______;
(2)实验中,主要观察水蒸气在金属盘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发生液化现象;
(3)为了更明显地观察到液化现象,可以在上方金属盘中放入______(填“温水”、“沸水”或“冰块”)。
答案
1.D
2.C
3.A
4.B
5.D
6.A
7.A
8.D
9.D
10.D
11.液态
气态
蒸发
沸腾
气态
液态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12.液化.13.它吹出的热风能加快空气的流动、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14.蒸发
15.液体表面积
吸收热量
16.越低
低于
17.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18.加快水面空气流速
液化
19.正确
打火机里面的液体(或丁烷)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20.表面积
C
21.秋天的夜晚,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在青草上形成露水。
22.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水的温度达到沸点,但由于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23.铁圈
减少实验时间
C
99
吸热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4.酒精灯
外焰
均匀受热
下方
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