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课时练习题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课时练习题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0 14: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2.若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则熔化前0℃的冰和熔化后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  )
A.一样大
B.0℃的冰大
C.0℃的水大
D.无法比较
3.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则它的(  )
A.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机械能增加
B.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内能增加
C.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内能减少
D.
分子运动速度不变,内能增加
4.如图所示事例中,主要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棉被被太阳晒热
B.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C.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
D.用热水袋暖手
6.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煎、炒、蒸、拌的四种烹调方式中包含着很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菜蒸熟
D.
拌:将调味品拌入菜中入味,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7.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8.如图所示为用注射器对密闭容器内空气做功的示意图,注射器初始状态如图甲所示,小芳在第一次实验中缓慢下压活塞,注射器末状态如图乙所示;小芳在第二次实验中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末状态如图丙所示。已知两次实验中,活塞均对注射器筒内空气做功,筒内气体均未有液化现象,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筒内空气分子动能一定增大
B.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一定只有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筒内气体的内能
C.从甲图到丙图的过程中,筒内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从甲图到丙图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
9.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木工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10.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广口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雾是水蒸气
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11.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  )
A.南极降水量很小,但空气却很湿润,因为冰可以升华成水蒸气
B.南极是世界最冷的地方,那里的冰山没有内能
C.在水中深度较深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D.只要液体对物体存在向上、向下的压力差,液体中的物体就会受浮力
二、填空题
12.电熨斗熨衣服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提高衣服和其中水的温度。穿上熨好的衣服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与人大小_____。
13.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有温度、热量、内能等含义。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
14.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如图乙所示是通过_____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使其迅速冲出管口,这是水蒸气对橡皮塞_____,该过程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发生液化现象,所以管口出现了白雾,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_____能。
15.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温度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_____,冰块的内能_____,饮料的内能_____(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从图像分析可以看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
(1)参考小明同学实验的图像,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均匀降低
(2)参考小明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你认为方式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17.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甲车比乙车运动慢,则甲车对应的s-t图线是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经过3秒两车相距_____米。刹车时,两车轮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了轮胎的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
18.小科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图1是小科同学测量水温时的情况,请指出他操作上的两个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错误后,他记录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当时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如图2是小科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______。
19.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持续给水给加热。
酒精燃烧时将酒精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再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至沸腾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利用内能可以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C
6.C
7.B
8.D
9.A
10.B
11.B
12.热传递;相等;
13.温度
内能
14.做功 内能 热传递 做功 机械
15.热传递;增大;减小;
16.先快后慢地降低
(1)B (2)②
17.b;30;做功
18.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液面相平;;12;。
19.化学

热传递
软木塞被冲出
试管口出现“白气”
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