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 找寻历史的踪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 找寻历史的踪迹》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9-10 08:5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寻历史的踪迹》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的做法,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傩面具历史、作用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文化、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出于这种理解对面具产生的不同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
二、教材分析:
傩面具是人类最古老的造型表现艺术之一,
是一种文化,它是从最初对妖魔鬼怪的驱逐,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面具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面具这一工艺设计课综合性较强,一改已往单纯以绘画为教学内容的做法,突出综合与探索的特点,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亲自参与艺术欣赏、设计来表现、评价、创造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了解和把握,但是本课是形状与色彩两大元素的结合运用,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较为详细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贵州傩面具艺术的欣赏及学习,了解傩面具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选用综合材料,运用剪、刻、绘画、粘贴等技法,设计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傩面具。
3、情感目标:拓展学生热爱民间艺术,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傩面具的文化内涵、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
难点: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独具创意的傩面具。
六、教学准备:
(学生)面具模型、油画棒、纸、双面胶、剪刀、废旧物品(毛线、扣子、鸡毛)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傩戏》引出课题
问题:讲述了什么?
(学生回答)贵州深山的傩戏和傩面具
教师:贵州傩文化是一种原始的神秘文化,它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傩戏而产生的傩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神秘而古老的傩戏面具。
2、出示课题《找寻历史的踪迹》——傩面具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进入傩面具的神秘感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二)探究实践
1、面具的特点
(多媒体播放一组傩面具图片,请学生欣赏)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傩戏表演场景以及傩戏面具。
问题:你看到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
特点1:面目狰狞、恐怖
提问:观察面具五官,你觉得它和我们平时的人脸有区别吗?
特点2:造型夸张、粗犷
教师: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不同的颜色和造型还代表了不同的角色性格,那么哪种颜色代表哪些性格呢?
(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请学生进行性格连线)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动脑、相互讨论,找出面具特点,使他们对面具的特点印象更加深刻,形成主动寻找答案的习惯。
欣赏面具图片
教师:面具艺术不止贵州有,它更是一种世界文化,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世界各地的面具艺术。
(多媒体播放面具图片)
小组合作,制作面具
1、教师讲解面具制作过程
教师:同学们,带上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独具特色的傩面具呢?
教师:那你们知道面具怎么做的吗?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怎么制作一个傩面具。
构思
设计脸型、五官(用铅笔勾出大概轮廓)
添加装饰图案、物品(在傩面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富有特色的面具。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主创作的同时教师巡回辅导并播放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好的创意进行鼓励;在制作中要爱护卫生和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
鼓励同学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八、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我们共同的学习,同学们展示了非常棒的动手和创造能力,面具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遗产。我们要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绽放异彩。
九、板书设计
第八课
找寻历史的踪迹
制作过程
1、构思
2、设计脸型、五官
3、添加装饰图案、物品
4、完成
十、教学反思
课改后的初中美术课更重视学生的课堂自主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环境。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方式,让学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本课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观察自己设计的面具时,没有给更多的同学观察和讨论,带入课堂的面具作品也较少。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