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到体,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平行线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各种图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获取大量信息,内化整理信息,从而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网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整理知识,掌握复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图形的知识,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图形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
由点引出线段、射线和直线.
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课件演示上画出一个点,教师提问:由这个点你想到什么?能画出什么?(点——线——面——体)
板书:(点——线——面——体)
我们这节课按这个顺序先来整理和复习关于线、面的知识。
(二)知识梳理,小组交流。
1.整理复习线的知识。组内交流(一)提问:请你分别画出一条射线、直线、线段,并说说射线、直线、线段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后展示;教师小结:(课件展示):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不可以测量。(设计意图:多媒体呈现的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其系统化地掌握知识奠定了基础。学习目标开门见山式的出现又进一步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复习垂线和平行线:
教师提问:如果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学生回答并到讲台演示(两根小棒代替直线)平行和相交,意说说垂直情况。然后师生一起观看课件并总结。(设计意图:快速帮学生回忆整理知识的再现,即使哪个学生的知识存储比较模糊,也能帮助重新理解。)
2.整理复习角的知识。
请你任意画出一个角,并在组内交流课前整理的有关角的知识。说说什么是角,角的分类?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后展示。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
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
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多媒体显示帮助学生清楚地比较出各种角之间的关系,学生轻轻松松就理解了角的特征、名称、分类。这正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
3.整理复习三角形的知识。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在组内交流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说说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展示。教师提问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
分别指明回答整理情况,最后课件展示共同完成角的分类。
4,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任意画出一个四边形,并在组内交流关于四边形的知识。什么是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我们学过哪些特殊的四边形?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殊的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用图来表示吗?最后教师课件展示并总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复习圆的知识。(1)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提问:圆有
什么特点?圆与三角形、四边形有什么区别?.课件演示曲线变成圆,复习圆的特征.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埋下伏笔。集体交流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交流中及时的媒体演示会使这种印象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三)、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能够说出哪些包含关系的图形?(设计意图: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点
线
面
射线
角
直线
线段
三角形
四边形
圆
曲线图形
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