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0 08: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对象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圆柱、圆锥这一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这些知识概念和公式较多,比较复杂,学生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容易混淆,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梳理与整理,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的推导过程更清晰更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整理,能够清晰了解圆柱、圆锥这一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2、通过复习,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可拼的圆柱教具,学生准备课前已整理好的复习思维图。
复习方法:阅读背记、议论交流、回顾检查、针对练习、沟通整理。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木头和一张纸,请大家说一说,这个木头是什么形状的?(生:圆柱)(板书(
贴):圆柱图形)
师:你们猜一猜,这个木头和这张纸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围起来或旋转一周后可以得到一个圆柱。)
师:你们真厉害!可以说出这么多它们的关系。那么,这节课老师就跟你们从这两样东西入手一起复习一下圆柱有关的知识。
师:圆柱还有一个兄弟,叫什么?(生:圆锥)(板书(贴):圆锥图形)
这节课,我们就对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板书贴: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2、整理知识,构建网络
(1)知识回顾,小组内交流完善课前准备好的整理复习思维图。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整理圆柱与圆锥这个单元有关的知识,现在小组内分享并交流自己的整理成果。
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巡视。
(2)指派小组代表上台汇报,他们整理的思路是怎样的。
(3)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表不同的意见。
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操作,回顾圆柱侧面积、体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强化公式记忆。
4、提炼复习方法:阅读背记、议论交流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一.我会填:
1.圆锥的底面是个(
)形,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如果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
)。
(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商标纸,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0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
)cm,宽是(
)cm.
(5)一张长方形纸片长10厘米,宽5厘米,以宽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图形是(
),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我会判断:
1.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3.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4.
把一段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圆锥,削去部分是原来体积的三分之二.(

三.我会选:
(1)下面是圆柱的展开图的是(
):
(2)
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
1.给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圆柱的(
);
2.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是求圆柱的(
);
3.在这个无盖的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是求圆柱的(
);
4.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圆柱形水桶的(
)。
A
.
侧面
B.
底面
C
.
侧面+1个底面
D
.
底面周长
E
.表面积
F
.
体积
G
.
容积
(3)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和是12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如果体积差是12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360
B.
60
C.90
D.180
四.我会想:
1.看到这根圆柱形木头,你想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2.学生帮老师解决一些问题:
有一根圆柱形木头,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
(1).把这根木头横着放,滚动一圈,滚动的面积是多少?
(2).这根木头的体积是多少?
(3).把这根圆柱形的木头削成最大的圆锥形,这个圆锥形的体积是多少?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4).如果有一个跟它底相等体积相等的圆锥木头,这个圆锥木头的高有多大?
四、课堂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S侧=ch
=πdh
=2πr
h
V柱=sh=πr2h
V锥=sh=π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