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都的秋》课件(2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4《故都的秋》课件(2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0 1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一、
整体感知故都秋
“故都”
指哪儿
故都的秋=北平的秋?
题目切入
落日故园情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垒萧萧芦荻秋
称为“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深受作者眷恋的“故都的秋”
有何特点?请找出全文的文眼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冷、清幽、清闲,寂静,悲凉)
中心突破
二、
初步分析清静景
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秋晨静观(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闲话秋雨)
秋果胜景
在这五幅图中,“清”表现在哪里?“静”表现在哪里?
蓝朵
秋枣
碧绿的天色
碧绿的天色
牵牛花的蓝朵
青布单衣的闲人
淡绿微黄的枣子
色调
清在:
钟声
鸽声
风雨声
人声
蝉声
以动衬静
声音
驯鸽的飞声
扫帚声
衰弱的蝉声
息列索落的雨声
缓慢悠闲的声调
静在: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家只爱悲凉之美
作家只偏爱
破屋小院浓茶,
         碧天蓝朵黄枣,
     
驯鸽鸣蝉落雨,
  
  
槐蕊铺地,
快乐人在故都.
天净沙
破屋浓茶小院,
         蓝朵碧天黄枣,
(秋色)
     
驯落雨鸽鸣蝉,槐蕊铺地,
(秋声)
  
  
落寞人在故都(园).(情)
天净沙
三、
悲凉情景深探究
对秋有如此萧索的感触,作者是有辩解的,请找出倒数第三段的中心句。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回归课本
作者自幼丧父,遍尝艰辛,后留学日本,饱受屈辱,性格忧郁多愁,多有“临风殒泪,对月伤情”式的才子风范。与同时代的鲁迅相比,郁达夫更多的表现出的是诗人气质,浪漫情怀。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与落寞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介绍作者
很喜欢这样的排比: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老师改为: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异彩纷呈的菊花,想起钓鱼台婀娜修长的柳条,想起西山漫山遍野的红叶,想起玉泉万道金光的日出,想起潭柘寺来来往往的香客。
很喜欢这样的修饰语——品味语言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旧梦。
——周作人
情与景:
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
本文可以说是“以情驭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小迁移: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
A、绿
B、红
C、

D、青
情与景好理解,可是文中唯一的对话部分与作者悲凉感情有关系吗?
对话部分,请比较:
啊,天终于凉了!
唉,天可真凉了——
继续品“悲凉”
总结:
请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两个句子:
故都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里;在
,在

在槐树落蕊的飞花梦里,
在秋果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
在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里;
在雨后的斜桥影里;
在秋蝉衰弱的残歌声里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
(四个字)。
清在
(两个字);
静在
(两个字);
悲凉在几乎每一处景物上。
本文情与景的关系可以说是
(四个字)。
作者的感情落寞悲凉。在感情的统率下,景和感情协调,景的修饰语也和感情协调,如:租人家一椽
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
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
天下驯鸽的飞声……或在
壁腰中,
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
朵。
还要在学习中积累一些优美的句子(排比句)。
清、静,悲凉
秋色
秋声
以情驭景






四、
延伸迁移秋何处
迁移:
十九中校园里的秋在哪里?请写上1-3个句子,要求突出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