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写一个分数??问学生们是否认识?
学生回答。
2.引出问题。
?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逐步解答。
问题一:?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依次举例回答。
问题二:为什么同样是??有的不到一个,有的却是多个呢?
一张纸,一条线段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三份就是它的?,而骨头和三角形有多个,所以需要先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再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三份就是整体的?。
问题三:如果一个图形的?是这样
的两个小正方形,你能想象出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展示学生画图过程。
提问:大家画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行吗?
学生回答,并总结最后只要画出4组两个小正方形都是可以的。
2.游戏探索,巩固内化。
分给每组一袋笔,每组拿出袋里笔的?。
提问:(1)大家拿出的支数为什么不一样多呢?
(2)那大家拿出的支数不一样,为什么还都是?呢?
学生回答。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这些草莓的三分之二分别是多少个呢?
2.选一选,在方框内打勾。
3.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零花钱的五分之一,妙想捐献零花钱的五分之三,妙想捐的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四、回顾总结,记录讨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学习了?可以表示什么,同时认识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你还有什么收获或疑问呢?请你记录下来,与同学和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