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形和地势-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地形和地势-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0 10: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一节
之路
318国道(起点:上海——终点:樟木)
串联起无数美景
令无数人魂牵梦萦
号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新课导入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02
01
整体感知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01
探究新知
陆地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吊桥
林业
牧业
旅游业
采矿业


有利
不利
山区面积广大
1
1
2
2
3
4
3
林业
牧业
旅游业
采矿业
崎岖不平
交通不便
耕地不足
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
4
大高原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世界屋脊”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起伏和缓
●西部沙漠戈壁广布
●东部中部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
●黄土广布
●植被稀疏
●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
●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貌
小结:四大高原的特征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地表坦荡,草原广布
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4
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最大的内陆盆大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沙漠边缘绿洲分布
准噶尔盆地
●降水略多
●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
●矿产资源丰富
●“聚宝盆”
四川盆地
●“红色盆地”“紫色盆地”
●土地肥沃
物产丰饶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3
大平原















东北平原
●最大的平原
●海拔低于200m
●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
●称“黄淮海平原”
●河流冲积平原
●海拔50m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地势低平
湖泊众多
●海拔50m以下
3
大丘陵












丘陵常见梯田,种植果树、茶叶等经济林木
填写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
大兴安岭
北侧地形区
南侧地形区
天山
昆仑山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脉走向
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
东-西走向山脉
南-北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1
2
3
4
5
东-西走向山脉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1
2
南-北走向山脉


贺兰山
横断山
东-西走向山脉
主要在东部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1
2
3
4
5
6
7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1
2
3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1.沿
318
国道,地理差异较小的是
(?
?

A.
地域文化
B.
海拔高低
C.
纬度高低
D.
气候差异
2.318
国道没有穿越的地形单元是
(?
?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有关我国的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山区虽然比较崎岖,交通不便,但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方面优势较大
B.
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既是主要农业区,也是经济发达地区
C.
平原比重较小,但对我国耕地影响不大
D.
山区更易发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济开发过程要重视对生态的保护
C
案例分析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的
318
国道。这一条景观大道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读图完成1—3题。
C
C
1.318国道大致沿30°N伸展,318国道西段是少数民族的分布区,东西文化差异大,该线路只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而且该线路经过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差异大,沿线东段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差异大。
2.该线路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而且该线路经过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山区虽然比较崎岖,交通不便,但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方面优势较大。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既是主要农业区,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山区更易发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济开发过程要重视对生态的保护,我国平原比重较小,对我国耕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发展影响很大。


案例分析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0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描写河流的诗歌
我国河流为什么多自西向东流?
地势西高东低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
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判断
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分界线
























1
2
3
2
3
1
地形:青藏高原
海拔:4000m以上
地形:高原、盆地
海拔:1000—2000m
地形:平原、丘陵
海拔:500m以下
我国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主要地形
小结
海拔
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
界线:
第二阶梯
界线:
第三阶梯
4000m以上
高原、山地
1000-2000m
高原、盆地
500m以下
平原、丘陵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地势特点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巨大水能
主要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对农业生产有利。
1
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同时,阶梯界线上的高大山脉成为陆路交通的障碍。
2
河流从高一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3
地形和地势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主要山脉
三级阶梯的界线、海拔、主要地形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山区面积大的利与弊


1.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2.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②主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③在阶梯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案例分析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B
1.读图可知,位于第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第二阶梯,华北平原位于第三阶梯。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同时,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且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案例分析
1.①山脉以西的地区是
(
)
A.
东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2.关于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B.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山脉北侧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下
D.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C
B
读下列“我国山脉示意图”,完成1—2题。
课堂练习
3.下列地形区在同一级阶梯上的是


A.
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武夷山脉
C.
喜马拉雅山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秦岭华北平原
B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