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培优测试】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科学【培优测试】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0 16:27: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B
D
A
A
A
B
11
12
13
14
15
A
D
C
B
C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Fe2O3+6HCl===2FeCl3+3H2O。
(2)出现白雾
(3)产生白烟
浓氨水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2.(1)BaCl2+H2SO4
═BaSO4↓+2HCl;
(2)蓝;
(3)B。
23.(1)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2)H2SO4、Fe2(SO4)3,NaOH+HCl=NaCl+H2O,NaCl;NaCl,BaCl2;NaCl,Na2SO4;
24.(1)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或二氧化硫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4)①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②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SO2溶于水能生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5)成立(或不成立)
25.(1)浓硫酸或浓H2SO4 (2)不合理 因为碱石灰也要吸收二氧化碳 (3)ACD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6.(1)吸收被二氧化碳带出的水,防止影响实验
(2)变小
(3)1.25%
(4)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碳酸钙的含量本身很少,用醋去反应只能反应其中极少一部分,更多的鱼刺还是没有被反应掉。
27.(1)2.65
(2)1.1
(3)HCl、CaCl2
(4)设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y。
CaCl2+Na2CO3===2NaCl+CaCO3↓
    106       100
    
y        5g
=,y=5.3g,
溶液质量为=20g,则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为20g+10g=3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科学【培优测试】
(考试范围:1.1-1.3)
可能用到的相对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Na-23
Zn-65
S-3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2.
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3.
测得某溶液中仅含Cu2+、K+、Cl-、SO四种离子,且离子的数量比为Cu2+∶K+∶Cl-=3∶4∶6,则SO∶Cl-的比值是(  )
A.3∶2  
B.1∶3  
C.1∶8  
D.2∶5
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D
近年来我国某些城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高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①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②使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均为物理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配制溶液
C.测定溶液的pH
D.过滤
7.
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
(?http:?/??/?www.21cnjy.com?)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一定含有CO32-
D.一定含有Ag+或SO42-
8.
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9.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
A.Na2SO4中混有少量CaCO3
B.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
C.NaCl中混有少量Na2CO3
D.炭粉中含有少量镁粉
10.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是(  )
A    
B    
C    
D
11.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小刚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该溶液显酸性
12.如图两圆相交部分表示四种物质两两之间的相互反应。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处形成黄色溶液
b处形成大量气泡
c处溶液呈红色
D.a处产生可燃性气体
13.盐酸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盐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
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
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
若要确定该溶液为稀盐酸,能达到目的的实验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在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投入20.8g10%的氯化钡溶液,向右边烧杯中投入21.2g铁与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重新平衡,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  )
A.5.6g
B.11.2g
C.2.8g
D.无法计算
15.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右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这些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Ba(NO3)2
B.Fe
C.Ba(OH)2
D.Cu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甲(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与“”反应生成了_______(填物质名称)。
(2)氢氟酸(HF)能刻蚀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乙所示。写出反应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科学”.请回答:
(1)若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

(2)若X是稀盐酸,B是红色的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X是稀硫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碱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NaOH能电离产生Na+和OH-,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如图是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的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请回答:
(1)A、B、C三图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图(填字母)。
(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1个H2分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HI分子相互碰撞。
20.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在烧杯中混合,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为有色溶液,此时,利用烧杯中的沉淀,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即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
21.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处是放有浸泡过      的棉花。(已知: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2.小明同学在验证稀硫酸性质时用到了有毒的BaCl2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向滤液D中滴入石蕊并振荡,溶液颜色呈 
 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的液体可直接干燥CO2气体
B.将b试管中混合物过滤,滤液可用于鉴别Na2SO4和Mg(NO3)2两种无色液体
C.若向c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D.滤液d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可制取NaOH溶液
E.理论上,滤渣e可用于医疗上的“钡餐”检查
23.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
(1)检验物质。按图1实验,可确定X是盐酸,则Y可以是 
 
  。
(2)确定溶质成分。由图2实验,A中固体全部溶解,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硫酸铁。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接着向试管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且产生沉淀的量随氢氧化钠溶液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A中溶质有 
  
  
 。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溶质可能的组成有 
  
  
  
  
 。
24.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包括: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25.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小煦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小王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

氮气
氮气
B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C

氮气
氮气
D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6.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Ca(Ac)2+H2O+CO2↑;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7.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g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g(如图所示)。
(1)10g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__g。
(2)图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通过计算说明,图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