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0 15: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植物。
生物的生存空间,以及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统称为环境。
想一想,议一议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分类: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土、光、气、热)
阳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
蛇、田鼠、蚯蚓、七星瓢虫、蚜虫等
非生物因素:
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生物因素: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针叶林分布在海拔高的地方
阔叶林分布在海拔低的地方
高低、南北是温度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
喜阳植物(向日葵)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动物
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
生长在背阴处的苔藓
蝙蝠夜出
热带雨林生物种类丰富
沙漠多为不毛之地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温度
练一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鼠妇又称“潮虫”,身体略呈扁平,分节。灰褐色或黑色。在花盆、石块底下等阴暗地方看到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不会看到。当搬开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它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
探究的一般过程:
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订计划
6.
表达和交流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鼠妇怕光,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
2.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走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生活吗?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制订计划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潮湿环境
鼠妇各5只
湿土
设计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看哪边鼠妇多。

全班分小组进行实验

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min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方法步骤:
4.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min
11
min
明亮
阴暗
分钟
环境
2
4
3
2
4
2
3
1
1
2
8
6
7
8
6
8
7
9
9
8
5.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6、表达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小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注意: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
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
除光照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3、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行吗?
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3、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行吗?
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纸盒中形成了明亮、阴暗两种光照这个条件的不同,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只有光照这一个变量。有光、无光就是对照。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间关系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棕熊捕鱼
熊猫吃竹子
牛吃草
捕食关系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竞争关系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水稻与杂草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份
寄生关系
菟丝子寄生在植物上
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合作
蚂蚁合作搬食物
群居的蜜蜂
群居的白蚁
P16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合作
捕食
竞争
寄生
共生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生态因素
探究实验
探究的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重复性原则
1.?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乏(??? ?)
 
A.?空气????????B.?水分??????C.?阳光????????D.?适宜的温度
2.?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食草动物????????B.?阳光?????????C.?空气??????D.?温度
3.?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田间杂草??????D.?水分
B
A
C
4.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除变量外,其他量都相同
B.
所有量都不同
C.除变量外,其他量都不同
D.所有量都相同
A
5.在“探究湿度对植物的影响”实验时,实验的变量是(
)
A.温度
B.地点
C.植被的数量
D.湿度
D
判断题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2.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水(

3.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4.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其他生物适应和影响的实例?
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骆驼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骆驼出汗少,尿液少
骆驼刺的根长

环境的适应
干旱
P16-17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海豹皮下脂肪厚:

环境的适应
寒冷
P17
在多风的地区,树木形成旗形树的特殊形态。

环境的适应

冬天雷鸟换上与
冰雪一致的白色羽毛
拟态
兰花螳螂象一朵花
夏天,雷鸟羽毛的颜色和斑纹
与周围的岩石很接近
保护性适应
枯叶蝶
竹节虫
补充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他们的排泄物使土壤更肥沃
长期乱砍滥伐后的黄土高原
P17
总结:改变自己是适应
改变环境是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退耕还林
沙地里种树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寄生关系
影响
生物
环境
适应、影响
课堂小结
1、地球上所有_____与其所生存的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________,而是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___________。
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和______的因素。它包括
__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两类。
生物
环境
生存空间
影响因素
生活
分布
非生物
生物
随堂检测
4、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具有(?
?)?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相对性??????D.绝对性
A
5、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落叶,而松柏郁郁葱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A.杨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天???????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松柏比杨树更适应寒冷???????D.杨树对低温更敏感
B
6、雷鸟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会换上一身白色的羽毛,如果当年的降雪来的过早或过晚,都会使雷鸟暴露在天敌的视野中,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C
7、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环境适应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
C.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
C
8、青岛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崂山石更是景点的点缀。而石上的地衣也引起了许多游人的注意。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
?)
?A.只能适应环境????????
B.只能影响环境?
?C.都能改造环境????????
D.既能适应又能影响环境
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