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二课时
想想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小艇的样子
2.船夫的驾驶技术
3.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整体感知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二三十英尺长
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相同的特点)
(不同的特点)
窄
深
小艇的特点: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小艇的特点。
1.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2.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3.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坐在小艇里面那么舒适,又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中心句
课文从哪些方面展示船夫高超的技术?
船多
速快
操纵自如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拥挤
左拐右拐
挤过去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河窄
平稳穿过
急速转弯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小艇的作用:
小艇与人们生活有哪些密切关系?小艇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读一读第5自然段,然后填表。
什么人
坐着小艇去干什么
说明什么
商人
老人
小孩子
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青年妇女
高声谈笑
做生意
说明威尼斯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小艇。
去教堂做祷告
看戏的人们
回家
青年妇女乘小艇去干什么?课文没说,你能想象她们去干什么吗?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学习、工作呢?
交流讨论,完成表格。
时间
人
物
坐
小
艇
活
动
白天
夜晚
送信
给病人看病
上课
了解民情
去表演
欣赏夜景
邮递员
医生
学生
市长
演员
游客
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白天的威尼斯因小艇而变得热闹而富有生气,夜晚的威尼斯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威尼斯夜景欣赏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
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这两句写了什么?属于什么描写?
这两句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况。属于动态描写。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这三句写了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三句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静寂,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入睡了。属于静态描写。更加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体会景物的动静结合之美
概念:动静结合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方法:(1)分清动静。看景物描写气氛是否热烈、景物是否发声、景物是否运动。(2)点明动静关系。主要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静为动、化动为静。(3)体会表达效果。主要从景物所渲染的氛围或情感方面体会。
运用:如课文第6自然段前两句话,写人们看完戏坐小艇回家,属于动态描写。后三句写威尼斯的夜景,寂静而美丽,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既写出了景物白天黑夜不同的美,又突出了小艇的作用巨大。
看看这段文字怎样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满树的叶子像一把把绽开的小扇子,又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静静地在枝头休息。一阵风吹来,它们有的趁机靠近,“沙沙”地窃窃私语;有的恋恋不舍地离开树的怀抱,飘飘悠悠地在半空中翻舞、坠落……风过了,叶子又恢复了平静,似乎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之中。
点评:这段文字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突出了秋天树叶的特点,给人以美的感受。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独特的
风情,知道小艇与人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艇对于威
尼斯来说重要吗?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
课外作业:
1.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2.读“阅读链接”,想想在描写威尼斯时,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3.推荐阅读:《人间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