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

文档属性

名称 爬山虎的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3 15: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5.让同学们懂得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爬山虎的脚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确,“隙”(xì)不要读成(xī);拂(fú)不要读成(fó)。
  (2)识别字型。
  (3)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3.默读课文,并用铅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分段。
  提示:
   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 叶子  脚
  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小组讨论:
  (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五)讲读第二段
  l.出示绘有爬山虎叶子的挂图,指名读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
  3.齐读第二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指导朗读第二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3.讨论:爬山虎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哪些好处?
  (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
  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业
  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3、4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