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初中物理 第2章 运动的世界 2.1动与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 初中物理 第2章 运动的世界 2.1动与静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0 14: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运动的世界
第1节 动与静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难点:
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观看高台跳水比赛的录像资料,并请一位同学用章首语作解说词配合图像解说.
[师]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科学.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仅能深入认识体育,还能深入地了解自然.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要开始学习关于运动的科学.
一、参照物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3、14、15页内容,认识物体运动形式的描述,完成下列问题:
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小组讨论】
1.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
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讨论:
①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书包呢?
②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③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座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吗?
3.分析:
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②以树木作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4.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请各举3例.
静止的物体:地面上的建筑物、桥梁、树木.
运动的物体:空中飞行的小鸟、疾驰的汽车、河道中的流水.
【教师点拨】
1.不要用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理论上可以任意选,但不是乱选,参照物选得恰当更容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没提到参照物时,一般是以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桥梁、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
3.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的运动形式;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乘客静止——以船作参照物.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在江中游——以江岸(青山)作参照物;
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月亮钻了出来——以云作参照物.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C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是否运动的
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主预习】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能选择的参照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小组讨论】
1.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这位飞行员能抓住呢?
解:这颗子弹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与飞机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子弹与飞机(飞行员)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住这颗子弹.
3.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甲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①可能静止;②可能向右运动;③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教师点拨】
运动具有速度和方向,围绕子弹和飞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分析.
【跟踪训练】
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照研究其他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作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知识所致.
3.“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树木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车作为参照物.
4.空中有甲、乙两架直升机.甲机中的飞行员看到乙机向上运动;乙机中飞行员看到甲机向下运动,同时看到地面向上运动.则相对地面,甲直升机向下运动,乙直升机向下运动,甲直升机运动得快.
5.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在刮大风后又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刮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