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突破+合作探究+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突破+合作探究+课后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0 15: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
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学习难点】
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学习目标: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概括友人与元方的性格特点。
【自主突破】
1.给加点字注音
尊君在不(fǒu)
友人惭(cán)
陈寔(shí)
颍川(yǐng)
2.解释下列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翻译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
谦词:
【合作探究】
1.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
②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
”。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
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课后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期行(  
)  在不(  
)  友人惭(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舍弃)
B.去后乃至(才)
C.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
C.待君久不至虚席以待
D.友人惭,下车引之抛砖引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B.去后乃至方虚心乃能进步
C.相委而去登轼而望之
D.白雪纷纷何所似水何澹澹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方/入门/不顾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元方时/年七岁
D.君与家君/期日中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
(3)待君久不至,已去__________________
(4)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说说你对“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课文,你获得了什么为人处世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自主突破】
1.jiǎ
zhòu
chā


2.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大体
相比
比不上
乘风
3.(1)纷纷扬扬的
白雪像什么呢?
(2)不如(把它比作)柳絮乘风在空中飞舞。
4.南
刘义庆
志人
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合作探究】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过中不至
2.友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缺乏修养的人,但他能够知错就改。
元方是一个直爽率真、刚正不阿的人。
3.(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课后练习】
1.xíng fǒu cán 2.D 3.D 4.D 5.C
6.(1)离开。 (2)同“否”。 (3)已经。 (4)信用。
7.B 
8.(1)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惭”的原因是被懂礼数的小孩指出了自己的“言无信”“行无礼”。 
10.(示例一)友人没有守约反而骂元方的父亲,元方对此十分气愤,他“入门不顾”是情理之中的行为,可以理解。(示例二)元方刚才还批评友人不讲礼貌,而他自己却言行不一,友人毕竟是元方的长辈,元方“入门不顾”显然是不尊重长辈的表现,是不正确的。 
11.为人要言而有信、知错就改,待人应讲礼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