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设计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设计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2 22:30:23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认识“坝、汉”等10个汉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7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遍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认识“篇章页”
出示篇章页,指名读文字并介绍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解释“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这个词句可能是你第一次见到的,可能是很有趣的,可能是你不太明白但是一读就很想知道它是什么意思的,也可能是一个规范的很有特色的句子,或者一读就让你感觉非常优美,唇齿留香的词句。这样的词句,我们要主动地关注,理解和积累。
齐读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默读跟读,一边读一边想,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交流分享特别之处
预设1.:这所学校的学生很特别。我们学校大多都是汉族的学生,穿的是统一的校服或者礼服。而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都穿自己民族的服装,鲜艳的服装,把校园打扮得绚丽多彩。
预设2: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铃是铜钟的声音。当,当当!而我们学校上课铃是歌声。
预设3:这所学校上课的时候有小猴子也好奇地听,下课的时候会有小动物来看热闹,这一点也很奇特。
总结分享,介绍作者:吴然是云南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睦相处。这些边疆小学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美丽而独特。
三、识写生字
1.出示词语。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1)读准字音
(2)理解难懂的词语
2.出示生字










(1)读准字音
(2)选字填空,区别形近字。
(飘扬
白杨
飞扬
胡杨
)(
汉族
出汗
汗滴
汉语)
(摔跤
公交
交通
跌跤)
(洁白
结果
结束
纯洁)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认读
(2)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3)按照宽窄比例,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
左右同宽:“艳
静”
左宽右窄:“影”
左窄右宽:“绒








(4)指导写上下结构的生字:

横画要均匀,撇捺舒展。装:壮写扁,衣的横不要太长。
(4)播放示范动画,学生跟写“绒球
服装”两个词语。
4.写字评价:与课本对照,按照“正确、规范、美观”做出三星评价。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聚焦“新鲜”,感受表达效果。
1.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新鲜感的句子。
2.汇报交流。
预设第一处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朗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认读少数民族的名字: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3)认真看课本第4页资料袋,把民族的名牌贴在正确的图片下面。
预设第二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这句话使用了三个“向”字写同学们来到学校干什么。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句式基本相同。这样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相同的句式组成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2)练习用一组排比句写一写自己的学校。给句式,学生填空写,交流。
操场上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玩的可开心啦!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字词,欣赏了上学时的情景,上课下课时,这所边疆小学又是怎样的场景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作业设计
1.认真书写《写字教材》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2.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描述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难点
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描述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去看看这所学校里的孩子上课和下课是怎样的情景。
学习上课下课的情景,仿照写话
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单竖线标出“上课”“下课”两部分。
再读这段话,把上课和下课的场景分别读成一个词。
(上课:安静
下课:热闹)
请从两个场景中选择一个,通过朗读表现上课的安静和下课的热闹。
批画这段话里有新鲜感的句子?读一读,想象当时的画面。
预设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预设二: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描述自己边读边看到的画面,指导朗读。
探究写法:这几句话是怎样写出上课时的安静的?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这句话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呢?(安静)。开门见山,概括地写出上课时的特点。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安静?请用方框标一标。
(树枝
鸟儿
蝴蝶
猴子
)树枝总是随风摇摆,鸟儿、蝴蝶飞来飞去,猴子最爱上蹿下跳,可是他们这些最爱动的事物在上课时不摇了,不叫了,不动了,这更加表现出安静,更加衬托出同学们朗读的动听。
出示填空,朗读这句话。
写法指导:当你想要写出一个场景或者一种事物的特点时,也可以学习作者,先概括地写出特点,再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表现这个特点。这样的写法不仅能把特点写清楚,而且也有新鲜感。
出示场景仿写。
我们的学校真漂亮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拿到100分的试卷可真高兴啊!------------------------------------------------
三、迁移总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绘了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样子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果请你来向别人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介绍些什么?要求: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它的样子或者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努力说得既准确又有“有新鲜感”。
2.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3.总结。无论是边疆小学还是城市小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都能带给学生无尽的知识和无穷的智慧。希望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也希望在今后阅读的时候注意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地去理解和积累。
四、作业设计
1.认真书写《写字教材》第一课。
2.仿照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学校生活的一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