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分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3 15: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分钟
——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语文
2年级:二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七课第二课时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从而体会时间的宝贵。
2、内容分析:《一分钟》是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wWw.,内容较为通俗。与学生实际8ttt8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8ttt8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3、学情分析: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www.8 t t 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会dDdtt珍惜时间、科学利用www.8 t t 时间。
4、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注重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教材联系的平台,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图片,创设读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融汇,能在有感情朗读中领悟课文内容,体味“分秒必争”的意义,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起立,两臂向前平伸,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2.小结3.板书课题 学生游戏后自由交谈。学生齐读。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用“-----”勾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难度的生字,请课本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2、“开汽车”游戏。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实现识字和阅读的有机结合。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2、学习课文2~6自然段 过渡:事情真的真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提问: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 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教师个别指导。
知道了是哪些原因。(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此时元元是什么表情?(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在路上有没有后悔呢?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 5.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 为什么 6.小结。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读)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1.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2.汇报(读)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用后悔说一句话。说一件让你感觉后悔的事。3、朗读下面两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B: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齐读课文。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看图感知,读文想象图画,形成初步的感受。这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情境化,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四、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2、学生各抒己见。 让学生交流亲身经历。
五、课外延伸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搜集资料,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强化时间观念,懂得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四、教学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平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 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