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 出示课文插图
提问:
1.你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
3.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师: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去秋游。
〔意图: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阐发了学生的想象作用。〕
二、朗读儿歌
师:有一位诗人看到这么美的小山村,就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题目是《一去二三里》(板书课题 学生读课题)
问:小朋友去这里玩有多远? (二、三里)
“一里”是多远? (里,路程单位,学校操场两圈等于一里)
1、读儿歌
第一遍,要求: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自由朗读。
第二遍,要求:再读儿歌,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帮忙,争取读流畅。
2、指名读。(师简单评价,指导停顿)
师:自己评价一下,感觉读得怎么样?
生:还可以,声音响亮。
生:读正确了。
师:老师也觉得他读的声音很甜,不过要读好一首儿歌,一定要注意停顿。
3、师示范朗读,要求看清楚,听仔细。
学生评价。
生:读得好,有感情。
生:我觉得老师停顿得很好。
生:我感觉老师读的声音像乡村里的一阵清风,轻轻地吹进我的耳朵,很舒服的。
师:你们真是神耳朵、亮眼睛,听得仔细,看得清楚,谢谢你们对老师的鼓励。
4、指导朗读
师:在这么美丽的小山村里游玩,小朋友的心情怎样?你们的心情又怎样呢?
生:快乐、高兴
师:那我们朗读的时候就要读出快乐的心情,读出这个村子的美丽,读出你的快乐。
生齐读。
师:再快乐一点(齐读)
师:听出来了,你们的确很快乐。
〔意图:学生在乎评价,更在乎师生之间的互评。通过评价读课文,并且按“正确、流利、适当的停顿、有感情”的基本标准展开自评与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即比较、倾听、反馈的能力。〕
三、学习生字
1、读儿歌。
师: 有十二位生字宝宝藏在这首儿歌里,跟大家捉迷藏呢,大家用“O”画出本课的生字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动手找生字。
2、将生字贴在黑板上成一排。
师:老师也把它们都找出来了,打个招呼吧。
3、自由拼读。
4、指名拼读。
5、哪几个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6、师领读。
7、将“去”和“里”拿开放置第二行。
师:观察第一行,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表示什么?
生:这些都是表示数字的词。
生: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
生:老师,我发现“一”字读第二声。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的确 ,“一”在这里读第二声,它会变调,在不同的场合里,它就读不同的声调。比如:一个、一位、一辆汽车,谁还会举几个例子吗?
生:一对。
生:一面红旗。
??┉┅
8、用这十个数字口头组词。
四、课间学生休息。
休息口令:(师)休息一会 (生)马上回来
学生伏案休息
停休口令:(师) 精彩节目 (生)不容错过
师板书:1 2 3 4 5 6 7 8 9 10
〔意图:课堂就是把生活融合进来的一个大舞台,让孩子们把生活中所得的精华充分展示,把电视中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插进课堂,这样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充分体现新课堂的综合性。〕
五、巩固练习
师板书:1 2 3 4 5 6 7 8 9 10
1、创设情景
师:在银海学校上周刚刚结束的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不错,有团结、勇敢、拼搏的精神,体育老师要在我们班挑选十名篮球运动员,看看选谁呢?(发生字卡片,卡片剪成球状)请被选中了的运动员将你手中的卡片贴在相应的小写号码下面。
生上台贴卡片。
师小结:上面的数字是小写,也叫数学字,下面的数字是大写, 也 叫语文字,齐声叫出它们的名字。恭喜你们十位,现在已是我们班的篮球运动员拉!
2、齐读十个数字。
3、打乱顺序读。
〔意图: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在其中,书中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又巧妙地将它们与银海学校刚刚结束的第一届校运会结合起来,采用选运动员的形式,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拓展
1、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rì qiān lóng xì zhū
一 日 千 里 二 龙 戏 珠
Xīn yì miàn fāng
三 心 二 意 四 面 八 方
Guāng sè shén zhǔ
五 光 十 色 六 神 无 主
Shàng xià miàn wēi fēng
七 上 八 下 八 面 威 风
sǐ shēng quán měi
九 死 一 生 十 全 十 美
⑴ 指名读
⑵ 齐读
师: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词语都是四个字。
生:它们是从一到十的词语。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它们都是数字词语,在生活中,我们说话或以后写话都会用到类似的词语,同学们可要学会积累。
2、参加烟花节
⑴ 创设情景
师:看到我们来到了小山村秋游,住在山上的小猴也来看热闹,真是凑巧,山上正在举办烟花节,小猴它邀请我们一起去看烟花呢!可是小猴它想考考我们,给我们设了难题,要读对了烟花才响,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⑵ 你会读吗?(读对一个放一个礼花)
dì yī míng sān dǐng mào zi
第 () 名 () 顶 帽 子
wǔ zhāng zhuō zi liū zhī fěn bǐ
()张 桌 子 () 枝 粉 笔
jǐu weì xiǎo péng yǒu shí yuè wǔ rì
()位 小 朋 友 () 月 五 日
七、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的秋游结束了,下次还想来看烟花吗?小猴为我们准备了通行证,我们看看吧。
作业:
看看,想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上一到十这几个数字,说给同学,老师,家长听一听。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饮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本课还配上两幅插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受古诗,第一次进入汉字的学习,怎样才能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呢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呢 在备课之前我想了很久,对教案看了又看,对新课标读了又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插图所示情景下,学习这首简短的小诗,并认识“一——十、里、去十二个生字,《语文新课标》第一学段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为此,对整堂课的设计,我采用秋游为主线,运用多种形式学习生字,如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利用多种活动巩固生字,如利用卡通人物唐老鸦进行数字成语的词语积累巩固生字,动物小猴来带我们参加烟花节等形式进行拓展训练。
新课程要求我们开放课堂。开放从过程角度来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这样会限定和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在进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这是什么地方 ”,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然后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观察景物,培养观察能力。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检查自读情况时,让学生大胆地评价。学生在乎评价,更在乎师生之间的互评。通过评价读课文,并且按“正确、流利、适当的停顿、有感情”的基本标准展开自评与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即比较、倾听、反馈的能力,
以评价的形式增加口语交际、沟通的机会,期待学生在宽松、富有情趣的氛围中自主合作地学习,进而主动探究,凸现自我,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休息时间,插播广告
课堂休息是一年级必须要安排的,这里我不再采用以往的唱歌、听音乐或游戏法,我巧妙地把广告词融进课堂。采用口令式组织教学,如,休息口令:(师)休息一会 (生)马上回来
停休口令:(师) 精彩节目 (生)不容错过
课堂就是把生活融合进来的一个大舞台,让孩子们把生活中所得的精华充分展
示,把电视中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插进课堂,这样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充分体现新
课堂的综合性。
四、结合学情,再燃激情
新课程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生活的联系,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结合起来,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在其中,书中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正好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刚刚结束,运动员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以此为教材,与语文课挂上钩,设计了一个环节:选拔十名运动员。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大写数字与小写数字的教学相融合,学生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要求当上运动员,课堂秩序井然又热烈,把识字教学和组织教学有机的相结合。从这一点上来看,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样才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