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突破提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用“B超”检查身体
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丙
3.“B超”应用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大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低
D.频率太高
4.关于声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C.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5.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量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不能听到次声波
D.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B.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C.利用次声可以监测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B.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声波给金属工作探伤
D.利用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和强度
二、填空题
8.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孕妇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的成长记录。B超是利用_______波进行工作的,这种波能进行人体碎石,说明它可以传递_______。
9.如图所示,是工人用听音棒来检查机器是否发生故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现在有一种新型牙刷,它能产生声波,刷牙时,能对牙齿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这主要是利用声能传递______。
10.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属于_______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11.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声波能传递_____。
三、计算题
12.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它发出声波的频率大多为10~30kHz。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在8s内被潜艇B反射回来,并让潜艇A收到。(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v声=1500m/s,激光在海水中的速度是v光=3×108m/s)求:
(1)潜艇A与潜艇B的距离;
(2)如果是发射激光,8s内激光可以传播的路程。
13.“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如果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2)这种装置可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四、简答题
14.为什么人能够听到蚊子飞过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过的声音?
1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
⑵海洋的深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
⑶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____________
(
2
)
(
1
)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超声波可以使钟表精细器件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钟表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对工件进行加工,故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甲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乙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甲和丙。
故选D。
3.D
【详解】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B超”应用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频率太高;
故选D。
4.B
【详解】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正确;
C.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故C错误;
D.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音量是指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人耳既不能听到超声波,也不能听到次声波,故C错误;
D.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均大于空气,故A错误;
B.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而不是音调,故B错误;
C.许多自然灾害,例如风暴、飓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科学家可以根据它来预报这些自然灾害,故C正确;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是从根源上减少了噪声的发出,是从声源处减弱,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作探伤,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和强度,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超声波
能量
【详解】
[1]B超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2]这种波可以进行人体碎石,说明它具有能量。
9.信息
能量
【详解】
[1][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工人用听音棒来检查机器是否发生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给人做参考;新型牙刷产生超声波,刷牙时,能对牙齿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这主要是利用声能传递振动能量。
10.振动
空气
次声波
【详解】
[1][2]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蚊子的翅膀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3]而蝴蝶从身旁飞过却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11.空气
能量
【详解】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塑料膜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纸杯被振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2.(1)6000m;(2)2.4×109m
【详解】
(1)潜艇A发出的声波在8s内通过的路程
该过程是声波在A、B两艇间的往返路程,故潜艇A与潜艇B的距离
(2)如果是发射激光,8s内激光可以传播的路程
答:(1)
潜艇A与潜艇B的距离为6000m;
(2)如果是发射激光,8s内激光可以传播的路程为。
13.(1)4500m(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解:(1)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由s=vt可得,
超声波传播距离s=vt=1500m/s×6s=9000m,
所以冰山到船的距离.
(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这种装置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14.蚊子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在350次/秒左右(或高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蚊子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解析】
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蚊子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在350次/秒左右(或高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能听到蚊子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点睛: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15.不能??
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人耳可听声范围。3000m不能?
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析】
【详解】
(1)超声波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因为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
由可得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2s=3000m
(3)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点睛】
(1)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能否听到超声波,根据超声波的频率是否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判断.
(2)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