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0 18: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学生心理变化为主线、生理变化为依托、运动表象为主题的热身与导入---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的三段式课型模式;以足球运动为载体,达成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与社会适应目标;以高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及运用两项运动技术的水平段目标要求,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传接球在足球运动中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而本次课教材所选取的就是足球模块的第一单元传接球内容“踢墙式二过一”。本节课难点是恰当的传-跑时机,重点是合适的传球力量。为此,针对该课教材设计了不同的实施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水平五足球选项二班,在模块一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传接地滚球技术,学生学习热情较高,组织纪律较好,认知能力也较强,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能力,敢于挑战困难,参与竞争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目标:
1、掌握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技术,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以及有氧能力。
3、培养刻苦耐劳,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学习难、重点:
重点:合适的传球力量。
难点:恰当的传-跑时机。
六、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体能热身运动→导入性练习→学生体会→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教学→学生练习→功能性体能练习→体能放松运动→课后小结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




高二足球选项二班
单元课次
足球选项模块一传接球单元
执教教师
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学习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技术,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2、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灵敏、协调以及有氧能力。
3、心理社会适应:培养刻苦耐劳,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习内容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
重点
合适的传球力量。
难点
恰当的传-跑时机。
场地器材
足球20个,标志盘20个,标志杆、矮栏各6个
安全措施
认真检查场地器材,指导学生清理饰物、钥匙、胸卡等物品。
做好做足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体能热身运动→导入性练习→学生体会→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教学→学生练习→功能性体能练习→体能放松运动→课后小结
课的结构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组织方式
教师活动
时间
次数
运动量
课堂常规
1、让学生充分集中精神。
2、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
3、提高安全意识。
1、教学常规
2、队列队形练习
1、体委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听口令进行队列队形练习。
?队形:(图1)
要求:快静齐。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2、安排见习生。
3、强调注意安全。
2分钟
1次







1、学生充分热身,防止损伤。
2、拉伸肌肉。
1、无球热身运动:
(1)行进间拉肩
(2)行进间转腰
(3)交叉步扩胸
(4)滑步侧摆腿
(5)滑步内收腿
(6)滑步正踢腿
1、在教师的带领下,按要求进行热身练习
2、要求:态度认真,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组织:(图2)
1、引导学生练习。
2、口令提示,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
5分钟
各1次
由小到大






1、充分活动身体,预防受伤。
2、通过课前导入、学生体会、利于分层分组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调节愉快的情绪。
5、导入学习内容。
6、技术向技能转变。
1、游戏导入:(图2)“二龙戏珠”
2、复习不停球传地滚球。
3、观察总结后,教师对“踢墙式二过一”进行讲解示范。
4、学生练习“踢墙式二过一”。(图4)
5、分层练习:
(1)“踢墙式二过一”(图4)
(2)斜传直插不间断传球(图5)
(3)“踢墙式过二一”接射门练习。(图6)
6、技术转化为技能练习:一抢二,二过一,射门练习。(图7)
1、学生练习。
要求:态度认真,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2、小组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
3、技术练习。
4、针对学生体能分组分层。
5、分组练习
组织:(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1、教师示范讲解,并安排学生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学习。
3、教师对“踢墙式二过一”进行讲解示范。
4、教师观察并纠正错误。
观察学生差异,进行分组分层。
5、教师观察并纠正错误。
7、点拨,激励,培养竞争斗志。
8、对学生严格要求。
9、教师观察并纠正错误。
10、教师观察并纠正错误,注意安全。
23分钟
5|10次





9、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等身素质。
10、差异分组分层练习。
10、力量素质循环练习,依据学生差异布置运动量(图8)
(1)腹部两头起练习25次。
(2)立卧撑练习25次。
(3)折返跑练习3次。
(4)小跳加绕杆练习10次。
10、认真听讲。
11、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组织:力量素质循环练习。(图9)
(图9)
11、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
12、组织学生分组分层练习。
13、提醒注意安全。
10分钟
1|2组







1、身心放松,
放松各关节肌肉,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验集体的乐趣
1、体能放松运动。(图10)
(1)头部、肩部拉伸放松。
(2)腰部、背部拉伸放松。
(3)下肢拉伸放松
2、小结评价本节课,师生再见。
3、回收器材。
1、跟随老师进行放松运动,身心放松。
2、开展自评与互评。
1、体能放松运动。(图10)
1
2
3
4
(图10)
1、教师语言引
导、组织放松。
2、小结评价本节课,表扬鼓励。
3、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5分钟
1次
由大到小
平均心
率预计
145±5次/分
强度指
数预计
1.7±0.1
练习密
度预计
65%-70%
运动心率曲线图预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