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1 13: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教学设计
背景: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足球比赛中对空间和时间的争夺日益激烈,头顶球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使运动员占据空间,又可以争夺时间,所以头顶球是处理高空球最重要的手段。同时头顶球技术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难度较大,而高中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接受知识的能力强,适合对头顶球技术进行学习。
教学设计说明
1.基于课程理念的思考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为切入点,利用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体现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终极目标的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发展学生腰腹部、颈部的活动能力,以及使学生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共同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足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足球头顶球技术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实践证明,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在传球、射门、阻截和抢断等方面发挥的优势日趋明显,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是破坏对方进攻的有力武器,而且经常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致命武器。
3.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新知识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我校男生对足球运动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兴趣,在体育课中比较容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硬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重难点的确定及学习目标预设
重点:头的触球部位。
难点:睁眼顶球以及身体发力击球的时机。
(1)初步学习头顶球技术,使80%的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技术动作。
(2)通过头顶球技术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灵敏性及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5.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运用
本课主要采用启、学、议、练、检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启发,教授学生学习,学生进行讨论、反复练习,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课所学进行检测。
教法:讲解法、演示法、启发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场地器材设计
足球场一块、足球24个、电脑一台、音响1台、标志桶4个。
7.教学过程安排
(一)准备部分
首先整队集合,报告人数可以使学生精神饱满。通过热身跑、行进间操、原地操调整学生的身体状态,达到热身效果,使学生迅速调整到上课状态。
基本部分
1.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提高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2.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带领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进行多次练习,强化头顶球技术动作。由学生单人练习到分组合作练习,以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为狠抓重点、突破难点,采取了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法等一系列相应的教法。步步诱导,强化练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技术动作的学习由易到难,从直观认识到身体感知,在练习中逐渐掌握头顶球技术动作。
3.进行选优示范和自愿选择与教师进行拓展延伸展示练习,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学生进行头顶球接力比赛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5.课课练,由于本课技术以头颈运动为主,所以为了学生全身协调发展,课课练设计通过高抬腿等高强度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身体灵活性。
结束部分
教师采用的放松动作,配合音乐,示范引领,带领学生调整呼吸和身心,使学生身心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后进行语言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交流心声,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教学收获。
8.教学特色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强调以多练习为目标,促进学生掌握原地正面头顶球基本技术。
(2)强调学生自主练习,鼓励创造性学习,自我展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练习的次数,有效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9.预期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140±5次/分;预计运动密度:70%左右。
授课教师单位
授课教师
课题
《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2.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动作,发展全体学生的腰腹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成功的乐趣。
过程
教学活动
组织与要求
设计意图
练习分量
组次
强度
时间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数
2.师生问好
步骤:
1.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及出缺席情况。
2.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4.进行安全提示
组织:
要求:
1.四列横队集合、站姿端正
2.排面整齐
3.精神饱满
培养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
1

2’
(二)热身活动
原地操
热身跑
行进间操
教师:
1.教师用口令指导学生。
2.教师领做热身活动。
学生: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
2.学生在老师的的带领下,进行热身活动。
组织:
要求:
1.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2.充分活动各关节
3.精神饱满
4.时刻注意安全
通过热身,使学生身体得到预热,避免受伤。
1

6’
基本部分
一、自主讨论与学习
教师:
上堂课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自己查阅资料预习头顶球技术,现在同学们根据自己预习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并进行归纳总结,打消学生不敢顶球的恐惧心理:答疑“人体中最坚硬的骨头就是前额的头盖骨,足球不会给头部造成任何伤害。”
教师:
进行专业的、规范的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动作示范,并督促学生认真观看、学习。同时抛给学生第二个问题:“头顶球在比赛中都能起到哪些作用”
学生:
首先观看教师进行示范头顶球技术,然后进行练习,并且小组讨论头顶球在比赛中起到的作用
教师:
组织学生进行回答,并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
认真听讲
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
整个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与纠正。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探讨法、协作法。
组织:
组织:
启: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头顶球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练、议: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讨论。设计意图是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互帮互助。
1

2’
二、新知呈现与强化练习
教师: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看教学视频,并讲解示范原地正面头顶球技术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面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膝微屈,重心放在两脚上。顶球前,上体先后仰,重心移到后腿上,两臂自然摆动,保持身体平衡,两眼注视来球。顶球用力蹬地,两腿迅速伸直,上体由后向前快速摆动,借腰腹及颈部力量,用前额正面将球顶出。顶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后腿移到前腿
学生:
2.学生进行观看视频及教师示范。
教师:
1.进行练习示范,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
学生:
1.学生通过讨论,提出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自信心
3.认真观察教师每个技术动作的示范
4.进行练习,互相帮助
5.改正错误动作,提升自信心
学生:
进行练习:
①两人一组,一人固定持球、一人顶球练习
②两人一组,自抛自顶给对方进行头顶球练习
③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顶球练习
④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跪撑顶球练习
⑤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坐姿顶球练习
④两人一组,进行对颠头顶球练习
⑤进行头顶球接力(检验学生本堂课头顶球掌握情况)
教师:
1.教师巡视检查,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2.组织学生进行头顶球接力比赛(按小组进行练习,分成四组)
3.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
1体会头顶球练习。
2练习过程中讨论,互相帮助。
3注意力集中,判断准来球方向,进行顶球练习。
4观察对方自抛自顶头顶球动作,帮助自己建立更清晰的动作表象。
5判断来球方向,用正确的部位准确的将球顶给对方。
6勇于挑战,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双方默契程度。
7运用掌握的技术进行头顶球接力,提升自信心。
学: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进行头顶球技术学习。
议: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练: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该技术的掌握。
检:通过接力来检验本课学生所掌握的情况。
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提升学生对本课学习、克服困难的信心。
1
7


2’
17’
三、课课练——身体素质练习(10组)
教师:
进行示范动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
1.进行课课练——身体素质练习(跑、跳练习)
2.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注意安全
4.互相鼓励
发展全体学生身体素质中的速度和爆发力的练习。
2

7’
结束部分
(一)放松
在音乐伴随下进行拉抻练习,放松身心
(二)小结
(1)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目标实现情况,表扬、肯定学生,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给予鼓励
(三)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教师:
1.指导学生进行放松运动
2指导学生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
3.教师总结本次课的目标实现情况,表扬、肯定学生,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给予鼓励
4.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组织:
培养学生的上课行为习惯。
通过放松练习,充分调整学生身心。
通过学生与教师总结,为学生梳理知识点,进行记忆强化。
1

4’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140±5次/min
课的密度
70%左右
场地器材
足球场一块、足球24个、电脑一台、音响1台、标志桶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