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课文默写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课文默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27 20: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课文默写
七下语文复习之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 . 表现作者内心感受( 主旨句)是: , . 描写割麦勤劳辛苦的句子是: , ;反映官俯对贫困农民残酷剥削的诗句是: , 。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 , , , . 直接提示赋税繁重使农民困苦不堪、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杜甫诗《登岳阳楼》中的 , ”与孟浩然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      ,      。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是 , .
, .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成语“扑朔迷离”有关的句子是 , 。 , .现在常用来比喻 。
8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带队的林老师告诉同学们: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 , ”的君子本色。(周敦颐《爱莲说》)
9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认。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 《归园田居》点明劳动地点及庄稼生长情况的语句是 , 。表明诗人勤劳的语句是 , 。
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而不悔,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 。虽然田里长草,夕露沾衣但是作者还生活在愉快之中,是因为 , 。
11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 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表达词人辛弃疾叹岁月不在,人已老矣的复杂心理的点睛之笔是 。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13 《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诗句是: , 。
14 《孤雁》一诗中 “ , ”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是 , 。
15 《鹧鸪》中描写鹧鸪习性和形貌特征的诗句是首联 , 。
颈联 , 则表现了游子、佳人的羁旅之思、相思之苦。尾联 , 两句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16 《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是
, 。描写采莲少女的诗句是 , 。
17“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 , 。
18.塞外的荒漠,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王维的诗句“     ,    。”正是这一特征的最好写照。
19《采莲曲》作者是 ,字少伯, 代著名诗人。诗歌中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整体的句子是 , 。表现采莲少女在荷叶荷花中若隐若现,忽出忽没的生动画面以及欢快歌声的句子是 , 。
20.边塞的夜晚,寒气逼人,月冷霜重,正如《木兰诗》中所写“  ,   。”
21.《莲叶》作者是 , 代诗人,因为 诗而著名,后人称为
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句子是 , ;
从侧面描写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表现莲叶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 。全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 , ,
, 四个画面组成,充满诗情画意。
22《赠荷花》作者是 ,字义山,号 , 代诗人。诗中描写花和叶的两种不同命运的句子是 , ;吟咏荷叶荷花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的句子是 , ;表现荷花既能共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品质的句子是 , 。
23.《白莲》作者是 ,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 代诗人。默写 , 。 ?

24.《莲》作者是 ,字子瞻,号 , 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和父亲 ,弟弟 合称 。默写这首诗。
, 。
, 。
25莲花是美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这样描述其姿态:“     ,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李商隐的诗句“     ,    ”写尽了莲花与
莲叶相映之美,郑谷的诗句“     ,    ”写出了莲叶的香美;莲花之果——莲子更是清香诱人,苏轼有诗为证:“   , ”而陆龟蒙的诗句“    ?   ” 则写出了白莲的情态美。“    ,    。”更成为莲花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的象征。
26.梅花是美的,美在其精神。陆游笔下的寒梅敢于傲霜斗雪,却是寂寞而
又饱受摧残的,正如其诗中所写:“    , 。    ,    。” 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却是坚强不屈的,“     ,    。”但两位诗人都赞美了梅花的美好品
格——不争春,毛泽东写道:“       ,   ,  ”
;陆游是这样写 “  ,   ,   ,   。”
27康河边的草木是美的,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射下,真是美艳无比的,诗人徐志摩写道:“      ,     ;     
. 。”就连康河里的水草也是那样诱人,诗人这样描述:“     ,     ,  ;
    ,      。”
28北国的风光,用毛泽东的诗句来概括是“      ,     。”
登高望远,诗人看到了“     ,    ;    ,     。     ,    ,         。”
29蝉在虞世南的笔下是“贵”与“清”的统一,其叫声响亮且传播极远,正如其诗中所写“    ,    。”
30孤雁是执著念群的,《孤雁》一诗中“     ,     。”写出了其执著的行为,而“     ,   。”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
31郑谷在诗中这样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     。” 鹧鸪的叫声悲切,催人泪下,正如诗中所写“     ,    。”
32杜甫晚年举目无亲,体弱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正如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所写:“   ,   。”却仍然为国事而担忧,“   ,   。”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爱国情怀。
33.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     ,     。”诗人想象着
战斗的场面:“   ,   。” 然而
“     ,    ”的壮志难酬,只落得“    ”的慨叹。
34.陶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愿躬耕于田园,过着“   ,  ” 的田园生活。“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35.木兰虽是一个女子,却决心替父从军,“     ,       。”表明了她对父亲的爱,更表明了对国家的忠。一组排比句“    ,    ,   , ”展现了她从军前的忙碌景象。在征战生涯中,她屡建奇功,“   ,    。”则是她赫赫战功的侧面表现。但她不图功名利禄,依毅然辞官还乡,“      ,      。”就是她高尚品格的体现。
3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有着前无古人的英雄豪气,《沁园春·雪》中“    ,       ,       !”就表达了超越前人、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
37.大自然的风光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建的诗句“      ,     ”写出了清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面对北国的雪景,诗人毛泽东也畅想着明天祖国的妖娆美景,正如其诗中所写“   ,     ,    !”
38.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   ,     ” 直接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苦;“   ,   ”则是通过农民的反常心理来表现他们所受的煎熬。
39. 郑谷《莲叶》意境优美,句句是画,请写出相应诗句
舟行荷塘图: 风摇荷叶图:
荷塘浣纱图: 鸳鸯戏莲图:
40. 《归园田居》表现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志趣的句子是 , 。描写月夜归耕图的诗句是 , 。
41. 《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实写塞上秋景的句子是 , 。
42. 《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寻梦的句子是 ? , ; , 。
43. 《破阵子》中运用对偶,描写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44. 《木兰诗》中写木兰辞别父母奔赴战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 ,
, ;旦辞黄河去, , , 。
45. 《木兰诗》中运用夸张,侧面写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句子 , 。
46. 《鹧鸪》中“     ,    ”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
47. “    ,   。”两句写出了鸳鸯在荷叶下戏水的情态。
48.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尾联是:   ,   。
49. 《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而论史的过渡句是:    ,     。
50. 《木兰诗》中用比喻赞美木兰机智的诗句是:      ,      ;
  ,      ?
51. 《破阵子》中“   ,    。”用对仗形式描绘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52. 《使至塞上》的颔联是:    ,     。
53. 《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54. 《沁园春 雪》一词中
(1)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2)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3)写想象的景色的句子是  
(4)主旨句是            
55.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    , .” ;从岳阳楼上观洞庭湖,气象极为壮观,用杜甫诗句描述为“      ,     ” 黄鹤楼高耸巍峨,阎伯理曾这样描述“  ,   ,    ,    。”其造型独特“     ,     。”登上黄鹤楼可以看见“   ,     。”
56. “惜秦皇汉武, , , 。“一句中”风骚“一词,“风”原指 ;“骚”指 中的 。“风骚”在这里指 。
57.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是鲁迅《莲蓬人》中的诗句,其中“濂溪”即宋代哲学家 ,“净植”出自他的《爱莲说》中“亭亭净植”一句,原文是 , , , ,
, , 。
58. 同写岳阳楼,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磅礴,而杜甫的“ , ”两句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可与孟浩然的诗句媲美。
59.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一诗中,表明作者虽然劳作辛苦,但心情愉快的句子是 , 。表明作者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世界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相决裂的句子是 , 。
60.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句是 , 。作者静中有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诗句是 , 。
61. 《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62. 《黄鹤楼》中 , 一句唱出了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63. 《观刈麦》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 。
6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所写的 , 。
65. “乡愁”是古今诗歌共同的主题之一,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浓浓乡愁的句子是 , 。
66. 《观刈麦》中表达诗人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 , 。
67.由直线和圆构成几何图形一样来展现边塞大漠浩瀚壮美的句子 , 。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68. 《木兰诗》中描写征途遥远,表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 ;形容北方天气苦寒,极言战地生活艰辛,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句子是 , 。
69. 《观刈麦》中表现“五月人倍忙”场面的句子是 , , , ;用贫妇人贫困的原因讽喻封建赋税和土地兼并的句子是 , 。
70. 《爱莲说》中用 , 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芳自赏的姿态;用 , ,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用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71.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72.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73.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带队的林老师告诉同学们: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 , ”的君子本色。(周敦颐《爱莲说》)
74. 《爱莲说》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的句子是 。写莲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写莲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 , ,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的两句话是 , 。
75. 《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诗句是(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 。
76.马致远曲中咏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名诗《黄鹤楼》中云:“ , 。”与其意境相仿。
77.《莲》中,表达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把莲子的风味香气写得那么传神,使全诗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的诗句是:
78.《白莲》一诗中写出白莲淡雅高洁,独具个性和气质的诗句是: , 。抒写白莲内心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的诗句是 , 。
79.秋瑾女士曾发出“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感叹。李商隐的“ , ”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80.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苏轼如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用《赠荷花》中的两句诗说: , 。
81.《赠荷花》 , 。两句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既是写花,又是写人,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的两句诗是: , 。写荷花花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的诗句是:: , !
82.《莲叶》中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诗句是: , 。荷花荷叶得以差差绿、柄柄香是因为: , 。
83.《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是 , 。描写采莲少女的诗句是 , 。“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 , 。
84.《孤雁》一诗中 “ , ”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是 , 。
85.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他的功绩冠盖古今。我们用虞世南《蝉》一诗中的 , 两句诗来称赞他。
8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成为传世绝唱,不但艺术地再现了诗人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观点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中华文化对曲折美的追求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是: , 。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