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30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30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0 22: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4.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夏朝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5件红铜铸造器物,均属于礼仪用器,距今4000多年。
陶寺遗址出土铜蟾
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
齐家文化出土铜镜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铜镜(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镜,距今4000年)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簋guǐ
青铜盘
青铜勺

鬲lì

食器
罍léi


觥gōng
角jué
酒器
觯zhì
乐器
青铜编钟
青铜鼓
铜镜
匜yí
嵌绿松石
兽面铜牌饰
生活器具



矢蔟

殳(shū)



农 具



思考: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祭祀
战争
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用的礼器和战争用的兵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商朝
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公羊传》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中国的青铜器不仅是物质的,更是一种精神产品,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奇妙之处,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
制作工艺高超

四羊方尊
1938年出土于湖南。该尊是商代青铜艺术造型生动逼真的精品。

司母戊鼎
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国之重器——5.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利簋
  
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铭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对伐商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武王赐给有事(官名)利(人名)以金(青铜),利觉得很荣耀,遂铸此簋作为纪念。
  
1.制模;2、雕刻纹饰;3、翻制泥范;4、高温焙烧(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5、熔化后的浇注金属液体。
6、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方法:泥范铸造法
主要用途:    
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一、种类丰富
二、数量众多
三、工艺高超
找一找
1.含义: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二、
甲骨文
2.发现: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在河南安阳殷墟、秦、鲁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祭祀
战争
农牧业
官制
刑法
医药
天文历法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意义
甲骨文造字方法:
象形字:
指事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你能列举出几个指事字吗?






形声字:
会意字:
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从(跟随)
比(两人紧挨着)
友(二手相叠)
丝(两捆丝)

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最为进步,占现代汉字的90%以上)
请用“中”作声符,组成新的汉字?
忠心
种植
钟表
衷肠
浮肿
伯仲
炖盅
汉字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一片甲骨惊天下
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
1、观察下图,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祭祀战争等
?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
A
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
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
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
D
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

当堂诊学
3、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
A.装饰品??????B.食器???
C.乐器???????D.盛水器皿
B
当堂诊学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什么文字?它有哪些构字方法?
(2)这种文字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对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有什么影响?
甲骨文,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1、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青铜器   
鼎盛:     
精品:    
原始社会后期,4000年以前
商、周时期
出现: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发展:
夏朝种类逐渐增多
甲骨文   
定义:
刻写在龟甲、兽骨上
地位:
造字方法:
汉字发展历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
甲、金、篆、隶、楷、草、行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成分:    
铜、锡、铅
方法:
特点:
主要用途:  
泥范铸造法
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规模宏大,工艺高超
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课堂小结   
小结
一种文化:
两类文字:
三个特点:
四件青铜器:
口诀:“一二三四”
青铜文化
甲骨文
金文
司母戊鼎
象尊
四羊方尊
毛公鼎
生产规模大、工艺精湛、品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