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单元检测试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显示,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粮食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解析 木材当燃料导致乱砍滥伐、森林破坏,因此A代表破坏森林;用草皮当燃料,导致草皮破坏,B代表牧业下降;因为森林、草皮的破坏,导致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使得广种薄收,故C代表粮食减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解析 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因生活能源不足而引起的,故应主要解决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下列关于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图分别为“非洲自然带示意图”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
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东部,处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凉爽,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山体南坡一小部分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山体北坡山麓自然带仍与该山所在地区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为热带草原带。所以山麓丁位置自然景观与②处自然景观相一致。
25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图中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25
解析 非洲大陆上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右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山脉是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
25
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山脉大致位于106°E~113°E左右,且山脉阳坡基带自东段向西段自然带依次为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由此判定该山脉为阴山,故B正确。
选择题
解析 读图,西端的山地疏林、灌丛带位于阴坡,A错;
山地垂直带谱向西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
图中垂直带谱阴坡比阳坡丰富,C错;
植被带谱西段阳坡最少,D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图中山脉植被带谱
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
B.向西数量渐少
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
D.西段阴坡最少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
的主要原因是
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
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读图,山脉东段阴坡出现了温性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等森林植被,说明山脉东段阴坡的水分条件更好,A、B、C错;
该区域降水少,阴坡气温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需求,而阳坡蒸发旺盛,水分不足,不利于植被的生长,D正确。
25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图,回答8~10题。
8.引起图中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解析 图中自然要素变化过程分析如下:①时期地形起伏较小,植被为森林;
②时期中部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
③时期中部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形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形变化的结果,故引起图中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下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③时期的自然环境类似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25
√
解析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为迎风坡,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为背风坡,形成了巴塔哥尼亚荒漠。故D项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图示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环境的稳定性
D.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
25
解析 自然环境中的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11~12题。
1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25
√
解析 读图,枫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杉树属于针叶林,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位于高山草地,一般而言,所处海拔在森林之上。根据垂直地域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该山地可能是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
√
25
解析 该山地山麓地带植被是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位于台湾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脉的山麓地带植被均是温带植被。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造成题干所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条件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5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
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25
解析 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是由两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主要是因为热量不同
B.图中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该山地南坡的自然带比较丰富
D.该山地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
25
√
解析 图中显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不同海拔的水热条件不同,发育了不同的自然带,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选择题
解析 北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主要是因为北坡是阴坡,热量比南坡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图中北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主导
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状况
C.海拔
D.土壤差异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图中南坡森林带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南坡是阴坡,热量少
B.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C.北坡是阳坡,热量多
D.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
25
解析 南坡森林带缺失,主要是因为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8~20题。
18.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C.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D.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荒漠
25
√
解析 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景观是雨林,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景观是常绿硬叶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景观是热带荒漠。选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25
√
解析 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丰富,而图中②段虽然相对高度大,但垂直自然带数量却比①段要少,因此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选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下列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③段东坡基带为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从
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地形
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25
√
解析 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主要是地形导致的,这种自然带差异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选B。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吉林白山市七中期末)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
25
解析 根据图中E的位置分析,此地是热带荒漠带,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但是东西方向很狭窄,原因是受附近的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故D正确。
选择题
2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陆地的纬度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解析 图中的F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由于该地区35°S以上陆地缺失,所以该地区的自然带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故A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全国文综Ⅲ)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23~25题。
23.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5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据材料该地“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说明阴阳坡自然带主要因热量条件而产生差异,阳坡气温高,因此阳坡林线高、雪线高,A正确。
25
选择题
24.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解析 林线升高是由于气温升高,雪线降低是由于降水增多,A正确。
选择题
25.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5
解析 火山喷发会彻底破坏原有植被、冰川等景观,若干年后逐渐恢复,森林自下而上演化,冰雪逐渐积累,雪线自上而下演化,故选B。
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汇水。在过去,乍得湖水面的总面积是28
000
km2,但它却急剧缩小到只有3
000
km2,湖面萎缩
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社
会经济的发展,拯救乍得湖迫在眉
睫。右图为乍得湖地区略图。
综合题
26
27
28
29
(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填空(每个序号限填一次)。(4分)
①蒸发旺盛 ②降水量减少 ③下渗严重 ④入湖水量减少
26
27
28
29
②
③
①
④
综合题
(2)描述乍得湖面积萎缩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26
27
28
29
答案 (湖)水面萎缩,蒸发量减少,当地气候越发干旱;水量减少后,湖水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综合题
(3)结合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提出避免乍得湖面积进一步萎缩的合理化建议。(4分)
26
27
28
29
答案 合理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植被;控制人口增长;从临近水资源丰富地区(如刚果河流域)调水等。
综合题
26
27
28
29
27.(2021·北京西城区期末)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进行惊人的环球航行,消耗巨大的能量。它们会在一年内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
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它们栖
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且成群
活动,以鱼、甲壳动物等为食,
是唯一一种在地球上七个大陆
都固定出现的鸟类。右图是北
极燕鸥迁徙路径图。
综合题
26
27
28
29
(1)列举北极燕鸥沿甲路径,从繁殖地到①地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带。指出形成这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陆地自然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原因:不同地区热量条件影响区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区域间产生地域差异。
综合题
解析 繁殖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最北部,自然带属于苔原带。甲路线中,自北向南到①地,依次经过的主要气候是苔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带依次为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这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纬度
不同,热量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
热量条件影响着区域物质迁移和能
量的交换,区域间产生地域差异。
26
27
28
29
综合题
解析 由材料可知,北极燕鸥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白昼时长和海水温度影响了北极燕鸥的迁徙(当地夏季气温较高,海水温度较高);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以鱼类、甲壳动物为食,北极燕鸥南北迁徙,也受食物和栖息地的影响。
26
27
28
29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影响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2分)
答案 白昼时长;(海水)温度;海洋食物;栖息地。
综合题
答案 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强,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陆上河流携带富含矿物质、营养物质的泥沙为鱼类提供食物源。
26
27
28
29
(3)北极燕鸥常栖息于沼泽、海岸地带,分析这里食物充足的主要原因。(3分)
综合题
解析 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透光条件好,光照充足,海藻等植物丰富,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强,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部分海岸地带有陆上河流汇入,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和矿物质汇入,营养物质丰富,生物丰富,食物充足。
26
27
28
29
综合题
28.(2020·安徽合肥三中期中)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均呈现差异性变化,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26
27
28
29
(1)分别说明秦岭南、北坡山麓地区自然地带的名称及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4分)
答案 南坡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坡为温带季风气候,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综合题
26
27
28
29
(2)秦岭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说明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原因:随着海拔的上升,热量和水分都发生变化,自然地带也随之变化。
综合题
26
27
28
29
(3)比较秦岭南、北坡自然带的数量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答案 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的数量多。原因: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丰富;南坡较北坡纬度低,且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北坡好。
综合题
29.图Ⅰ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Ⅱ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Ⅱ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判断图Ⅰ中①②自然带的名称(填“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或“高山草甸带”)。(2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6
27
28
29
高山草甸带
高寒荒漠带
综合题
解析 据图Ⅰ可知,①自然带下为山地针叶林带,根据垂直带谱与水平带谱的对应性可推出,针叶林偏高纬地区为草本植被,故①为高山草甸带;①位于②下部,故②为高寒荒漠带。
26
27
28
29
综合题
(2)写出图Ⅱ中甲、丙两气候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_______。
26
27
28
29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带
解析 据图Ⅱ区域轮廓和经纬度可判断,甲为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综合题
(3)判断图Ⅱ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26
27
28
29
解析 图Ⅱ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东西方向随距海远近不同水分差异导致的,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条件。
综合题
(4)判断图Ⅱ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26
27
28
29
解析 图Ⅱ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南北方向热量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的,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条件。
综合题
(5)图Ⅱ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区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这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2分)
26
27
28
29
解析 图Ⅱ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区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体现了地形因素导致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因素。
综合题
(6)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丙处植被的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何关联性。(4分)
26
27
28
29
解析 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具有叶小或变为刺、覆盖有蜡质层的特征。
答案 丙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具有叶小或变为刺、覆盖有蜡质层的特征。这种植被特征与当地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有关。
综合题
本课结束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单元检测试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显示,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粮食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2.下列关于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下图分别为“非洲自然带示意图”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
4.图中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6.图中山脉植被带谱( )
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
B.向西数量渐少
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
D.西段阴坡最少
7.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
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
读图,回答8~10题。
8.引起图中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
9.下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③时期的自然环境类似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10.图示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环境的稳定性
D.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11~12题。
1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12.该山地可能是( )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上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4.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主要是因为热量不同
B.图中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该山地南坡的自然带比较丰富
D.该山地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
16.图中北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差异
B.水分状况
C.海拔
D.土壤差异
17.图中南坡森林带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南坡是阴坡,热量少
B.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C.北坡是阳坡,热量多
D.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8~20题。
18.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C.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D.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荒漠
19.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20.下列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段东坡基带为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2020·吉林白山市七中期末)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2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陆地的纬度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2020·全国文综Ⅲ)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23~25题。
23.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4.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25.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汇水。在过去,乍得湖水面的总面积是28
000
km2,但它却急剧缩小到只有3
000
km2,湖面萎缩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拯救乍得湖迫在眉睫。下图为乍得湖地区略图。
(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填空(每个序号限填一次)。(4分)
①蒸发旺盛 ②降水量减少 ③下渗严重 ④入湖水量减少
(2)描述乍得湖面积萎缩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结合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提出避免乍得湖面积进一步萎缩的合理化建议。(4分)
27.(2021·北京西城区期末)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进行惊人的环球航行,消耗巨大的能量。它们会在一年内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且成群活动,以鱼、甲壳动物等为食,是唯一一种在地球上七个大陆都固定出现的鸟类。下图是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
(1)列举北极燕鸥沿甲路径,从繁殖地到①地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带。指出形成这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6分)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影响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2分)
(3)北极燕鸥常栖息于沼泽、海岸地带,分析这里食物充足的主要原因。(3分)
28.(2020·安徽合肥三中期中)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均呈现差异性变化,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分别说明秦岭南、北坡山麓地区自然地带的名称及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4分)
(2)秦岭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说明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3)比较秦岭南、北坡自然带的数量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29.图Ⅰ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Ⅱ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Ⅱ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判断图Ⅰ中①②自然带的名称(填“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或“高山草甸带”)。(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Ⅱ中甲、丙两气候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图Ⅱ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4)判断图Ⅱ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5)图Ⅱ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区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这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2分)
(6)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丙处植被的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何关联性。(4分)
答案与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显示,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粮食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2.下列关于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木材当燃料导致乱砍滥伐、森林破坏,因此A代表破坏森林;用草皮当燃料,导致草皮破坏,B代表牧业下降;因为森林、草皮的破坏,导致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使得广种薄收,故C代表粮食减产。第2题,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因生活能源不足而引起的,故应主要解决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
下图分别为“非洲自然带示意图”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
4.图中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东部,处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凉爽,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山体南坡一小部分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山体北坡山麓自然带仍与该山所在地区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为热带草原带。所以山麓丁位置自然景观与②处自然景观相一致。第4题,非洲大陆上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6.图中山脉植被带谱( )
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
B.向西数量渐少
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
D.西段阴坡最少
7.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
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
答案 5.B 6.B 7.D
解析 第5题,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山脉大致位于106°E~113°E左右,且山脉阳坡基带自东段向西段自然带依次为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由此判定该山脉为阴山,故B正确。第6题,读图,西端的山地疏林、灌丛带位于阴坡,A错;山地垂直带谱向西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图中垂直带谱阴坡比阳坡丰富,C错;植被带谱西段阳坡最少,D错。第7题,读图,山脉东段阴坡出现了温性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等森林植被,说明山脉东段阴坡的水分条件更好,A、B、C错;该区域降水少,阴坡气温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需求,而阳坡蒸发旺盛,水分不足,不利于植被的生长,D正确。
读图,回答8~10题。
8.引起图中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
9.下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③时期的自然环境类似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10.图示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环境的稳定性
D.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答案 8.B 9.D 10.A
解析 第8题,图中自然要素变化过程分析如下:①时期地形起伏较小,植被为森林;②时期中部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③时期中部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形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形变化的结果,故引起图中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9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为迎风坡,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为背风坡,形成了巴塔哥尼亚荒漠。故D项正确。第10题,自然环境中的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11~12题。
1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12.该山地可能是( )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
答案 11.D 12.D
解析 第11题,读图,枫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杉树属于针叶林,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位于高山草地,一般而言,所处海拔在森林之上。根据垂直地域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第12题,该山地山麓地带植被是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位于台湾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脉的山麓地带植被均是温带植被。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上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4.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答案 13.C 14.D
解析 第13题,造成题干所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条件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4题,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是由两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主要是因为热量不同
B.图中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该山地南坡的自然带比较丰富
D.该山地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
16.图中北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差异
B.水分状况
C.海拔
D.土壤差异
17.图中南坡森林带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南坡是阴坡,热量少
B.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C.北坡是阳坡,热量多
D.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答案 15.B 16.A 17.B
解析 第15题,图中显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不同海拔的水热条件不同,发育了不同的自然带,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16题,北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主要是因为北坡是阴坡,热量比南坡少。第17题,南坡森林带缺失,主要是因为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8~20题。
18.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C.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D.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荒漠
19.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20.下列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段东坡基带为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答案 18.A 19.A 20.B
解析 第18题,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景观是雨林,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景观是常绿硬叶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景观是热带荒漠。选A。第19题,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丰富,而图中②段虽然相对高度大,但垂直自然带数量却比①段要少,因此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选A。第20题,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主要是地形导致的,这种自然带差异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选B。
(2020·吉林白山市七中期末)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2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陆地的纬度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答案 21.D 22.A
解析 第21题,根据图中E的位置分析,此地是热带荒漠带,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但是东西方向很狭窄,原因是受附近的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故D正确。第22题,图中的F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由于该地区35°S以上陆地缺失,所以该地区的自然带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故A正确。
(2020·全国文综Ⅲ)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23~25题。
23.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4.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25.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 23.A 24.A 25.B
解析 第23题,据材料该地“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说明阴阳坡自然带主要因热量条件而产生差异,阳坡气温高,因此阳坡林线高、雪线高,A正确。第24题,林线升高是由于气温升高,雪线降低是由于降水增多,A正确。第25题,火山喷发会彻底破坏原有植被、冰川等景观,若干年后逐渐恢复,森林自下而上演化,冰雪逐渐积累,雪线自上而下演化,故选B。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汇水。在过去,乍得湖水面的总面积是28
000
km2,但它却急剧缩小到只有3
000
km2,湖面萎缩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拯救乍得湖迫在眉睫。下图为乍得湖地区略图。
(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填空(每个序号限填一次)。(4分)
①蒸发旺盛 ②降水量减少 ③下渗严重 ④入湖水量减少
(2)描述乍得湖面积萎缩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结合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提出避免乍得湖面积进一步萎缩的合理化建议。(4分)
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②③①④。
(2)(湖)水面萎缩,蒸发量减少,当地气候越发干旱;水量减少后,湖水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合理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植被;控制人口增长;从临近水资源丰富地区(如刚果河流域)调水等。
27.(2021·北京西城区期末)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进行惊人的环球航行,消耗巨大的能量。它们会在一年内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且成群活动,以鱼、甲壳动物等为食,是唯一一种在地球上七个大陆都固定出现的鸟类。下图是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
(1)列举北极燕鸥沿甲路径,从繁殖地到①地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带。指出形成这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6分)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影响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2分)
(3)北极燕鸥常栖息于沼泽、海岸地带,分析这里食物充足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 (1)陆地自然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原因:不同地区热量条件影响区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区域间产生地域差异。
(2)白昼时长;(海水)温度;海洋食物;栖息地。
(3)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强,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陆上河流携带富含矿物质、营养物质的泥沙为鱼类提供食物源。
解析 (1)繁殖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最北部,自然带属于苔原带。甲路线中,自北向南到①地,依次经过的主要气候是苔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带依次为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这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纬度不同,热量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热量条件影响着区域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区域间产生地域差异。(2)由材料可知,北极燕鸥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白昼时长和海水温度影响了北极燕鸥的迁徙(当地夏季气温较高,海水温度较高);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以鱼类、甲壳动物为食,北极燕鸥南北迁徙,也受食物和栖息地的影响。(3)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透光条件好,光照充足,海藻等植物丰富,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强,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部分海岸地带有陆上河流汇入,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和矿物质汇入,营养物质丰富,生物丰富,食物充足。
28.(2020·安徽合肥三中期中)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均呈现差异性变化,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分别说明秦岭南、北坡山麓地区自然地带的名称及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4分)
(2)秦岭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说明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3)比较秦岭南、北坡自然带的数量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答案 (1)南坡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坡为温带季风气候,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原因:随着海拔的上升,热量和水分都发生变化,自然地带也随之变化。
(3)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的数量多。原因: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丰富;南坡较北坡纬度低,且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北坡好。
29.图Ⅰ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Ⅱ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Ⅱ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判断图Ⅰ中①②自然带的名称(填“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或“高山草甸带”)。(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Ⅱ中甲、丙两气候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图Ⅱ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4)判断图Ⅱ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5)图Ⅱ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区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这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2分)
(6)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丙处植被的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何关联性。(4分)
答案 (1)高山草甸带 高寒荒漠带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条件。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条件。
(5)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因素。
(6)丙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具有叶小或变为刺、覆盖有蜡质层的特征。这种植被特征与当地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有关。
解析 (1)据图Ⅰ可知,①自然带下为山地针叶林带,根据垂直带谱与水平带谱的对应性可推出,针叶林偏高纬地区为草本植被,故①为高山草甸带;①位于②下部,故②为高寒荒漠带。(2)据图Ⅱ区域轮廓和经纬度可判断,甲为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图Ⅱ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东西方向随距海远近不同水分差异导致的,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图Ⅱ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南北方向热量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的,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5)图Ⅱ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区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体现了地形因素导致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6)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具有叶小或变为刺、覆盖有蜡质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