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
历史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学生版)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5)“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下列派别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
A.洋务派 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康梁维新派
【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洋务运动(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哥伦 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 巴特勒
材料一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的变迁。
(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2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9)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一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二 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
历史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教师版)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阅读理解能力。从本题的柱状图中可以看出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先升后降,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本题材料中没有涉及大后方工业与沿海工业的比例,对题中时间段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表述也有错误,CD项排除。
【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5)“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下列派别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
A.洋务派 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康梁维新派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哥伦 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 巴特勒
材料一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2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9)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一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二 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