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历史专题1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历史专题1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7 21:19:38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
历史专题1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趋势(教师版)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图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图6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1)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 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 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
历史专题1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全球化趋势(学生版)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考点定位】:必修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 “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考点定位】:必修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图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考点定位】: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图6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定位】: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1)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 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考点定位】: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考点定位】: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个别涉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非选择题散见其它经济史分项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