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粗瓷大碗 训练提升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一个粗瓷大碗 训练提升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14: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基础练习


主题探究


拓展提升

一、用“____”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我给年迈的奶奶盛(chéng shèng)饭,奶奶笑了,那笑容就像一朵盛(chéng shèng)开的菊花。
2.
经过思考,他最终还(hái huán)是决定把捡来的财物交还(hái huán)给失主。
.
.
.
.
二、选字组词。
【梁 粱】
高(  )  
栋(  )
【缸 缺】
水(  ) 
(  )少
【陈 阵】
(  )旧 
(  )雨
【贞 侦】
(  )探
坚(  )不屈








三、选词填空。
1.
博物馆里(    )着许多珍宝。
2.
大厅里的(    )十分华丽。
3.
卧室里大大小小的物件(    )得十分整齐

陈列
陈列 陈设 摆设
陈设
摆设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所以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
2.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通讯员还到哪里去!
示例:他的午饭仅仅是一个馒头。
.
.
一、一“送”一“还”,碗中有情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1.
一个“早”字,表明赵一曼___________________,“一直”“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展示出通讯员给赵一曼“送碗”的_______________。
没碗时间已久
急切心情
2.
赵一曼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她这样说是因为(  )
A.
她以为这个碗是通讯员偷来的。
B.
她以为这个碗是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
3.
从赵一曼叫通讯员“还碗”一事可以看出赵一曼(  )
A.
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
不喜欢这个碗。
B
A
二、一“盛”一“倒”,碗中有爱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1.
赵一曼把通讯员盛给她的饭换成了__________,这体现了赵一曼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野菜粥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2.
炊事员老李眼里含着泪花是因为(   )(多选)
A.
炊事员老李心疼赵一曼。
B.
炊事员老李被赵一曼的举动感动了。
C.
他觉得野菜粥太难吃。
AB
三、用一次就“丢”,彰显品质
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1.
结合上下文,我们知道这里“丢”的意思是(  )
A.
赵一曼太粗心,总把碗弄丢。
B.
赵一曼把碗送给别人了。
B
2.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赵一曼(  )的崇高品质。
A.
体贴照顾同志胜过爱惜自己
B.
宽宏大量、虚怀若谷
A
延伸阅读
血凝红叶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的作家,随手摘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
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bó pō)里,那一年,她才三十一岁……
.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看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jīn jì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这枚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将永远把它珍藏在身边……
(有删改)
.
1.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血泊(bó pō)
情不自禁(jīn jìn)
2.
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目光炯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文中指赵一曼眼神明亮,有神采。
“我们”被赵一曼坚贞不屈英、
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感动了,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3.
用“____”画出一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话。
我仿佛看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4.
“我”为什么要在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叶珍藏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柞叶采自赵一曼就义的地方,它是英雄英勇就义的历史见证。英雄的血浇灌了它,它的红色象征着英雄为民众抛洒的热血。所以“我”采撷了一片柞叶,把自己对英雄崇敬、思念的无限深情寄托于这片柞叶,把它永久地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