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磁现象
磁场
目标一 磁现象
1.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擦 B.塑料三角板 C.木炭 D.铁钉
2.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体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体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3.如图是一款磁吸式香皂架,它通过一个塑料吸盘,利用________使它固定在瓷砖上。香皂架上方安装了一块磁体,只要在香皂上压入一个________(填“铝片”或“铁片”)就可以吸在香皂架上。
4.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块清洁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5.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应用了______(填“同”或“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规律。磁悬浮地球仪悬浮静止时,底座对地球仪的斥力与地球仪受到的重力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能写红黑双色的磁画板截面如图所示,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刷子可以用铁制作
B.写黑字时笔尖为S极
C.写红字时笔尖为N极
D.写字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7.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
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________(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________(填序号)。
8.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所示,其依据是( )
A.磁体的吸铁性
B.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9.现有甲、乙、丙三根钢棒,让它们去接触铁屑、铁钉等物体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则其中具有磁性的钢棒是( )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10.如图所示,用一根钢棒乙的一端靠近一根悬吊的条形磁体甲的N极,条形磁体被吸引,这说明( )
A.钢棒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的一端是S极
B.钢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C.钢棒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的一端是N极
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
11.小明拾到一根金属棒,为了判断其是否具有磁性,他进行了如下操作:用细线将其系好并悬挂在铁架台上,使金属棒自由转动后,静止时发现金属棒总是左端指南,右端指北,则( )
A.金属棒一定有磁性
B.金属棒一定没有磁性
C.金属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D.以上判断都不对
12.小科在实验室发现一枚钢针,为能快速利用小磁针判断:①钢针是否有磁性;②若有磁性则磁极如何分布。小科画出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M、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无磁性、N无磁性
B.M无磁性、N有磁性
C.M有磁性、N无磁性
D.M有磁性、N有磁性
14.有A、B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已知一个有磁性,一个没有磁性。为了区分它们,现将钢棒A的一端从B的左端向右端移动(不接触),如图所示,
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______磁性,B________磁性。(均填“有”或“没有”)
15.一块磁铁摔断后的每一块具有( )
A.一个磁极
B.两个磁极
C.没有磁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6.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端,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段裂纹端的磁极是________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
目标二 认识磁场
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
A.磁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B.椅子一定是磁体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D.磁场是为研究问题而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________产生_______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__发生的。
3.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
B.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C.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的
D.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4.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图示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以判断( )
A.甲是N极,乙是S极
B.甲、乙都是N极
C.甲、乙都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
5.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是( )
A.奥斯特
B.沈括
C.安培
D.法拉第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中“柢”和“南”分别指的是( )
A.指南针的南极和地理的南极
B.指南针的北极和地磁的北极
C.指南针的北极和地理的北极
D.指南针的南极和地磁的南极
7.下列有关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虚拟的封闭曲线
C.指南针周围存在着磁场
D.地面上的指南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静置于水平面,将两枚相同的小磁针分别置于磁铁周围的A、B区域。请在图中两虚线框内画出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形。(用“
”表示小磁针,涂黑端表示N极)
9.在条形磁铁旁边放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条形磁铁的N、S极;并用箭头标出a点的磁感线方向。
10.如图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标出条形磁体的N极和A点处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11.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我国对人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如图所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类似条形磁铁,请在图中标出地磁场的N、S极,静止小磁针的N、S极,用箭头标出P点的地磁场方向。
目标三 磁现象的探究
1.在两辆小车上各放一块磁体,并完成下列操作。
(1)甲、乙两小车如图放置,将两小车靠近,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甲车上的磁铁N、S极互换,乙车上磁铁不动,两小车相隔合适的距离,松手后出现的现象与(1)作对比,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
(3)如果甲磁铁的磁性较弱,而乙磁铁的磁性较强,在实验过程中,甲所受的磁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所受的磁力。
2.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
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
②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③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请回答:
(1)如图所示为实验步骤③得到的细铁屑分布情况。请你画出经过A点的磁感线。
(2)实验步骤②中未敲玻璃板“力线”未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而步骤③中轻敲玻璃板“力线”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上述原因分别是什么?
3.磁控防盗装置内装有干簧管(如图甲)。干簧管由两个软铁片和玻璃管组成,软铁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软铁片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把条形磁体分别放置在乙图中的Ⅰ、Ⅱ、Ⅲ三个位置时,触点的开合状态和软铁片的极性情况如表。
磁体位置
竖直放置并靠近
水平放置并靠近?
Ⅰ
Ⅱ
Ⅲ
Ⅳ
触点状态
闭合
断开
闭合
?
软铁片的极性情况
?
(1)铁片被磁化后,铁片与条形磁体相邻两端的磁极极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并靠近干簧管时(图乙Ⅳ位置),干簧管触点状态为________。
(3)如图丙,门上磁控防盗装置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干簧管,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丁,磁控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当盗贼打开门时,干簧管远离磁体,电铃响起。图丁虚线框中四种磁体摆放方式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有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4.如图所示,某物理小组在用条形磁体做“吸附”能力实验时,用酒精灯给条形磁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头针纷纷下落。请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