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九下第二十一章
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
1
课时课后作业设计(
30分钟)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题目呈现
一、单选题
1.下列用电器的使用中,主要利用电磁波的是(
)
A.电饭锅
B.电冰箱
C.手机
D.台灯
2.利用互联网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下列各种方式中,不能通过互联网做到的是(
)
A.网络课程在线学习
B.做饭
C.远程医疗会诊
D.网上购物
3.张三在家看电视时发现只要在电视机旁边接打电话,电视屏幕上立刻就会出现很多杂乱的干扰条纹,电话挂断后,条纹也随之消失,这是因为电视机接收到了手机通话时产生的(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噪声
D.超声波
4.某校受到“新冠状病毒”的影响,延迟开学时间,开展在线网课教学,王老师为确保网课的顺利进行,特向通信公司申请了100M的光纤宽带,接在家里的电脑上使用,则王老师用电脑上网课时采用的通信方式属于(
)
A.无线通信
B.微波通信
C.卫星通信
D.光纤通信
5.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
A.验钞机检验钞票的真假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方车辆
C.光缆传递信息
D.电视遥控器更换电视节目
6.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冲破了时空的阻隔,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B.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的自转周期不相同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D.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能用于传递信息,只能用于微波炉中加热食物
7.关于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微波能够围绕地球绕射
B.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C.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非金属导线
D.利用网络通信能够进行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上网聊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二、填空题
8.现代通信理论表明,作为信息载体的电磁波
越高,相同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就越多,信息之路也就越宽,现代通信有四种方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还有
和
。
9.高建公路ETC电子收费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车载IC卡中感应天线发射的
(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收录信息。
10.“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第二届世界互相联网大会的发展理念,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选填“输电”、“通信”或“导热”),光波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11.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及时定位服务.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
传递信息.光纤通信是利用加载信号的光波在光导纤维中多次
(选填“反射”或“折射”)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递,声音的传播
介质(不需要、需要),电磁波的传播
介质(不需要、需要).
简答题
13.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的传递,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各种通信方式融入生活当中,请想一想,自己哪些地方用到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各举一个例子。
14.电话是人们主要的通信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早已离不开手机的使用,手机打接电话时往往需要信号覆盖,我国三大手机通信企业移动、联通、和电信为满足手机用户通话的需求,特意在全国各地建立多个信号基站,请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或通过其它方式了解知道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打电话或者接电话时,手机和信号基站之间会传递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手机和信号基站靠什么传递信息?其通信方式属于哪一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4G手机早已全面普及世界各地,除了数据流量能让手机接入互联网之外,WiFi也能为我们的手机提供上网的功能,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简叙手流量机数据上网和WiFi连接上网两者的异同点?
综合实践题
利用因特网发送电子邮件比手写信件再通过邮局传递要快得多,并且还可以把文字、照片、动画视频、语音等作为附件一起发送,你能在互联网上申请注册一个电子邮箱吗?然后写一封信(内容可以是文字、语音、图片、视频都行)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三、设计意图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内容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加强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这节内容的学生上应该对现代四种通信方式常识性的了解,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其次,内容上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了便于学生构建知识,提高能力,题目内容生动活泼,传递一些有教育价值的信息,题型设计上以单选题,填空题为主,循序渐进,从整体上考虑学生学习目标的逐步达成,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知识点选择以教材重点,知识为侧重点,使得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科学知识的习得与巩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题简答题设计更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对现实自然界的好奇,对科学的求知欲。第四综合实践题,加强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让物理作业具有一定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源自于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题目设计也是选用与近年来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门题材,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会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评价标准
本次作业设计的内容不仅有书面的练习题,而且包括课外资料的查阅分析,动手实践操作,根据学生反馈的作用完成情况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简练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或着面谈的方式与学习进行有效的交流,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学。
学生作业完成后,反馈形式有书面反馈和网络电子邮件反馈两部分,书面反馈以面批面改,网络提交的电子邮件,老师采用成长记录袋完成反馈,成长记录可统一放入作业本、学习笔记、自己的归纳总结、注册的电子邮件账号,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选择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