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激趣
1、出示中国地图,导入,感知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2、浏览小兴安岭的“简介”,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
小兴安岭
位于兴安岭山脉的东段,黑龙江省北部,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许多山脉底下埋藏着铜、铁、铅等金属矿产资源。
(1)你从这段文字里了解了什么了?
(位置
特点:物产丰富,富饶)
(2)你能把这段话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吗?(小兴安岭是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一个物产丰富的林区。)
(3)小结阅读小策略:抓住关键词,再把三层意思合成一句话,这样就能快速概括出一段话的意思。
初读,读通长句子,初知大意
(一)活动一
先放声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新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尝试多读几遍,遇到长句子,尝试读多几遍,
力求将课文读通读顺。
再安静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圈一圈,划一划:
(1)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你能像前面两课那样,整理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吗?
(二)指导读通长句子
出示文中生字较多的4个长句子,自我挑战朗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
门前的草地上。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
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
是不是快要来临。
2、着重提示:(1)多音字读正确:宿舍shè
恋恋不舍shě;
(2)长句子断好句。
3、认读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读
(2)一起读一遍
(3)去掉拼音认读
(4)只出现生字,认读并组词。
(5)注意读正确“欣、剑、显、临、浸”几个前鼻音。
(三)引导提炼信息,初知大意
1、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1)“绿色的海洋”
什么是“绿色的海洋”?
为什么说它是绿色的海洋?
能用“因为。。。。所以。。。”来说吗?(有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树木,而且连成一片,所以说是绿色的海洋;因为树林多而茂密,所以说是绿色的海洋)
想象画面:
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绿、广、密、多,望不到边、风一吹,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指导朗读,读出它如海洋般的宽广。
(2)“四季景色诱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既然叫做花园、宝库,大家猜猜看,小兴安岭应该有什么?(应该有很多美丽的树木花草,一年四季景色诱人;应该有很多的资源:森林、动物、药材、矿物等资源,物产丰富)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春、夏、秋、冬,季节变换顺序,也叫做时间顺序)
3、小结方法:关注课文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一段的起始句,找到表示顺序和关键信息的词句,就能更快了解课文内容。
(四)尝试整理出思维导图
1、根据找到的这些关键信息,运用前两课整理思维导图的方法,能整理出本课的思维导图吗?
2、把本单元前面两课的思维导放图放到一起,你发现有什么异同吗?
都是写景的文章,但前两篇按照地点变换(也叫作空间转换)顺序,而本文按照季节的变换(也就是时间)顺序来介绍。同样是写景,可以按照地点变换,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关键句既出现在第一段,又出现在最后一段,《海滨小城》是在最后一段。《美丽的小兴安岭》开头先说,它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结尾再说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开头和结尾都是总体介绍。平时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主动留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关键句常常藏着那里,找到关键句我们就能快速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了解文章的顺序和主要内容。
关注四季树木句子,初步感知四季树木之美
(一)活动二
1、小兴安岭的树木四季各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到句子吗?
2、你能各用一个词、一种色彩形容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树木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二)分享,点拨:
1、朗读出找到的句子,说说是怎样快速找到各段描写树木的句子的?
各段的开头一句就是写树木的句子
。小兴安岭,以森林著称,树木是他的主角。所以虽然写的是四季,但每个季节都把树木安排在开头来介绍。
2、四季树木给你留下的是什么样的印象?
(春天:抽枝长叶
充满希望,嫩绿;夏天,葱葱茏茏
充满活力,翠绿;秋天
层林浸染
落叶纷飞,五彩;冬天
积满白雪,白雪皑皑,
雪白。
)
3、小结:四季树木,四种色彩,四幅图画,哪怕只是见到这四季变化的树木,你是不是都已经都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了?
4、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想象画面,再次感受小兴安岭树木四季不同之美。
识字写字
(一)活动三
仔细认读生字词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得这些生字,再仔细观察,看看哪些是易错难写的字,做上记号。
2、再次认读生字,想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二)点拨,指导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1、提醒大家易错的字:视的视,左边是个视字旁,只有一点。
2、本课要写的生字结构有四种;左右结构的最多,有8个;还有上下结构的,以及独体字严,半包围结构的库字。
重点写好“上下结构”的“袋”和“左右结构”的“线和软”三个字
3、跟着老师写好字:
袋
上下结构,上面代替的代,右边的斜勾要向外伸展,给下边“衣”字的点留下空间,衣的横短而斜,在横中线上,丿要舒展,竖提在竖中线稍左处,短而直,使整个字重心稳定,捺要舒展。请写一遍
袋
线
左右结构绞丝旁,左窄右宽,右边的斜勾作为主笔要有力、舒展,两横略上斜,丿要穿插到左边绞丝旁的下方。请写一遍
袋
软
左右结构车字旁,跟“线”字略微不同,他是左右基本同宽,车的最后一笔变成提,欠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请写一遍
袋
在田字格上再练习两遍。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完成“写字本”。
选做:查找小兴安岭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小兴安岭。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了解了小兴安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感受了它树木四季的不同特色。除了树木,每个季节,小兴安岭还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细细欣赏。
走进“春天”
(一)活动一
请大家朗读第2自然,想一想
1、段中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是怎样的?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几个什么样的画面?
2、你觉得最有意思,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些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你的发现或感受。
3、春天的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小兴安岭的独特之美。
(二)分享学习成果,相机点拨
1、说景物和画面
春天的四种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和小鹿,
四幅画面:树木
抽枝长叶,积雪
融化成溪,淙淙流着,小溪
涨满春水
小鹿
正在散步
,悠闲自在,有的喝水
有的欣赏身影;
2、赏精彩词句
“抽”
谈感受:“抽”字让人感觉那些积蓄了一个冬天的枝叶,听到流水的声音,得到春风的轻抚,都要急着出来赶一场春天的约会似的。
比一比:把它换成我们更熟悉,更常用的“长出”,你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用“抽”,更快,更有力,更能写出一种快速生长的力量。)
看视频: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叶时的快速生长的力量。
“欣赏”
谈感受:欣赏,而且还是侧着脑袋的,那些小鹿仿佛一位爱美的姑娘,端详着自己婀娜的身姿,精致的面庞。太可爱了。
“有的……还有的……”
谈感受:这是熟悉的句式,前两课都有出现这样的句子,这里写出了春天里小路的悠然自得。
试想象:你能想象出小鹿们还会有怎样的行为或姿态吗?
用句式说一说:继续用“有的,还有的”来说(有点低头吃草,有点抬头看天,有点侧耳倾听,有的凝神远望,有的撒欢奔跑,有的嬉戏玩闹,有的低声交流。他们就这样,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淙淙”
溪水淙淙地流着,大自然的音乐特别美妙,特别悦耳。
不但看到树的生长、鹿的姿态,还听到了流水淙淙的声音,关注到了动词,象声词,画面仿佛就动起来了。春天的小兴安岭真是有声有色、充满生机与希望啊。
3、展思维导图
尝试借助思维导图介绍春天的小兴安岭。
4、想画面朗读
读出春天万物初长,充满希望的美。
5、小结学法:
找到景物,想象画面,试着完成思维导图
品赏精彩,分享发现
回归整体,感情朗读
走进“夏、秋、冬”
(一)
活动二
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在夏、秋、冬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学习。想一想:
1、段中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是怎样的,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几个什么样的画面?能不能尝试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
2、你觉得最有意思,最精彩的是哪些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3、这个季节的小兴安岭给你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小兴安岭独特之美。
(二)活动三
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最想什么季节去?请你借助你刚才的学习成果(包括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和发现的精彩),向大家好好介绍这个季节,找到一个愿意跟你同行的伙伴吧。
(三)分享学习成果,相机点拨:
1、夏天
(1)说景物和画面
夏天有:葱葱茏茏
遮天蔽日的树木;
有白雾
笼罩森林,宛若仙境;有金色的阳光像利剑穿过树梢照射草地;
还有那开满野花,的草地,就像一个天然的大花坛;
(2)展思维导图
(3)赏精彩词句
A、“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一个“封”字让人感觉,这时候的森林仿佛就是一个巨大的绿色罐子,密不透风,可以想象那枝叶有多么的茂密。
后面又连续用了两个动词“挡、
遮”,人们的视线被挡住了,天空也被遮住了。
这让你想起哪个词?——遮天蔽日。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三个叠词,封
挡
遮,三个动词,把夏天树木的茂密写的淋淋尽致。
读好长句子,再次感受夏天树木的葱茏茂密。
B、“浸”
夏天被“浸”在白雾里的森林,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样。森林仿佛在泡牛奶浴。
C、“像利剑”“穿”
“像利剑”“穿过树梢”的太阳光,感觉阳光好锋利,虽然森林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但它还是穿透而过。
你见过这种情景吗?(树林里,窗口,天窗,阳光真的是一束一束的,特别魔幻。)联系生活经历,就更能想像、感受这种情景的美。
(4)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朗读,读出小兴安岭夏天的生机勃勃。
2、秋天
(1)说景物和画面
秋天不但层林浸染,落叶纷飞,还献出各种物产
;
展思维导图
(3)赏精彩词句
A、“献出”
这个词中感受到无私奉献。秋天的小兴安岭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无私的为儿女们奉献自己的一切。
(4)小结:秋天的小兴安岭,简短的两幅画,但却最能让人体会到它丰富的物产,难怪说小兴安岭是
——一座巨大的宝库。
3、冬天
(1)说景物和画面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笨重憨厚、馋嘴猫似的黑熊,还有到枝头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的松鼠。
(2)展思维导图
赏精彩词句
“舔”
看着紫貂捕到野兔当美餐时,笨重憨厚的黑熊只能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就像你见到别人吃冰淇淋时,只能舔舔嘴唇,吞着口水的馋嘴样子。
“散步”
“散步”让人感觉很悠闲。
小松鼠就像一个在阳台上张望,盼着妈妈回家的小孩,是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啊。
(4)想画面朗读
总结全文
1、小兴安岭的四季,就像一幅幅天然的图画,各有各的美,难怪作者说:(出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读到这里,小兴安岭的美相信早已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了,但是你有看到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吗?(能不能用“有……
有……
还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小兴安岭有几百里连成一片的森林,有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还有紫貂、黑熊、松鼠等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说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朗读结尾一段,读出作者的赞叹与自豪。
五、连结生活,拓展练笔
活动四
作为国际闻名的花园城市,咱们深圳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虽然四季如春,但其实每个季节也各有各的美。你最爱哪个季节?它又有什么样的美丽画面让你印象深刻?是春天里的繁花落叶,夏天的踏浪观荷,秋天的看灯赏菊,还是冬天的观鸟赏梅?请你选择一个季节,选择几个画面,用一段话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祖国疆域辽阔,东西南北中,风光各不同,处处有美景。如果你还想继续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推荐你们去阅读“跟着课本去旅行”一书,也可以跟着湖南卫视芒果TV的同名纪录片去走遍课本中的中国。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向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兴安岭或者深圳的一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