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上第七单元23课《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难点:掌握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组词法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看到这个字——鸟,大家想起哪些成语或是诗句呢?
小鸟依人
鸟语花香
百鸟朝凤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望岳》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大家对鸟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请看到课题:父亲、树林和鸟,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好奇的吗?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一)初读全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疏通长难句。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初读效果;
指导朗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幽深的雾蒙蒙的这两个词语比较难度,大家可要都准确啦!可以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来表示强调!
学习一类字:雾、蒙,。
①我们先来看雾字,上下结构,一个雨字头,一个任务的务,请注意雨字头写扁,同学们看过雾吗?
②再来看蒙字,这是个多音字,同学们知道吗?它有三个读音。蒙字也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间有两笔短横。
4.联系实际理解字词:雾蒙蒙是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你看过雾吗?有雾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这句话中还有比较难懂的词语——幽深,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幽静/深远的意思;那现在请大家想想这是怎样一个树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指名朗读;
理解字词:凝神静气、兀立,同学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实际去理解,同学们请起立,我们来演一演父亲,像父亲一样望一望。
通读一类、二类字词。
(三)学习一类字: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字需要同学们学会书写,请同学们准备好《写字本》,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字!
1.一类字按结构归类;
2.重点学习:鼻、翅、膀三个字;
3.每个字描红两遍,临帖两遍。写好了同桌交换互相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观看朗读视频,在文中圈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黎明,地点是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人物有我和父亲,事件是父亲和我在树林里谈论鸟儿。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课后作业:完成本课的《写字本》;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上网搜集关于鸟儿的百科知识。部编版三上第七单元23课《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和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懂得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2.对比文中描写“我”和父亲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初步感受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情感,并懂得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疏通词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父亲、树林和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和主要内容,我们来复习复习!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细体味父亲、树林和鸟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对比
(一)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温课文的内容,重点阅读3-23段,一边读一边用“——”勾画出你认为的能说明父亲了解树林和鸟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我”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对比朗读,感受父亲对鸟的习性了如指掌,而“我”却知之甚少的对比。
(三)对比感悟:
下面请大家看到表格,我们可以从寻鸟/闻鸟/听鸟/知鸟四个方面来对比看看,更深入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深情。
寻鸟对应的是3—9段,闻鸟对应的呢?就是10-13段,听鸟对应的是14—19段,知鸟对应的是20—23;
(四)重点研读:
我们重点来研读父亲和我分别是如何寻鸟的呢?来看到3—9段:读表格中的句子,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把父亲和“我”寻鸟的画面说完整。同学们可以通过抓住标红的这些关键词来联想画面,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看到怎样的画面吗?
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能发现鸟,而“我”却是茫茫然什么也没有发现,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啊,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因为热爱所以深情,当然就比旁人更加了解了!
(五)方法迁移:
运用抓住关键词联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10-13段。请看到标红的关键词,你读完的感受是什么?请先读一读,再结合关键词品一品。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14-23段,标记出父亲对鸟还有那些更深入的了解。请同学们默读并提取信息。
三、感悟主题,布置作业
(一)探讨变化: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前后的“我”想法和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二)感悟主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结语:同学们也一定也被父亲对树林和歌唱的鸟儿的热爱打动了,鸟儿是我们的朋友,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爱护自然,让生活更美好!
(三)课后作业:摘抄、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并完成本课对应训练。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爱鸟的资料,合作编排一份爱鸟小报。也可以观察周围的鸟类,了解周围是否发生过伤害鸟类的行为,为保护鸟类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